美联新材发布公告:拟定增4.66亿延伸产业链
长江商报| 2020-08-10 09:20:09

企业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色母粒企业美联新材(300586.SZ)响应“禁塑令”,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节能环保新产品的研发。

美联新材8月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1.37亿股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4.66亿元,用于功能母粒及生物基可降解母粒产业化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有分析称,随着我国“禁塑”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推行,到2025年,预计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到2030年,预计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42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855亿元。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巨大。

据悉,色母粒着色是可降解塑料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不仅能为可降解塑料制品着色,且可赋予可降解塑料多种功能,改善可降解塑料的某些应用特性。生物基可降解母粒不仅能对可降解制品进行着色,且可在自然环境下自行降解,达到绿色环保效果,是可降解塑料产业链上重要的上游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经济效益。

事实上,美联新材作为行业龙头,多年来业绩十分亮眼。2011年以来,其净利润实现八连增。近8年来,其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83%。

拟建5条生产线实现3.63万吨产能

公开资料显示,美联新材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塑料着色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三聚氯氰及衍生产品。

2017年1月,美联新材在深交所上市。上市以后,公司逐步完善产业链布局,早在2016年,公司便开始投资建造美联新材濠江厂区,新增白色母粒年产能1.2万吨、黑色母粒产能1.8万吨。2019年,公司开始建设高浓度彩色母粒智能制造车间与多地营销服务中心,计划在3年内新增2万吨彩色母粒产能。

而本次募投项目拟建5条母粒生产线及其配套的仓库、办公区域以及侯工楼。其中,生产区域面积为8000平米,主要用于布局4条功能母粒生产线以及1条生物基可降解母粒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达36300吨的新增产能。

美联新材表示,通过本次发行,公司生产的生物基可降解母粒不仅仅能为可降解制品进行着色,还可改善可降解制品的性能,达到绿色环保效果。此外,“功能母粒及生物基可降解母粒产业化项目”系完善公司功能母粒生产线及响应“禁塑令”研发生产生物基可降解母粒,扩大功能母粒的产能、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和扩大其经营规模的投资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募投项目功能母粒及生物基可降解母粒产品目标客户主要与公司现有的黑色母粒、白色母粒及彩色母粒等下游塑料制品客户群体基本一致,因此通过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直销客户资源和经销商渠道,可以有效缩短本项目的市场开拓周期,确保新增产能可以得到充分消化。

去年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

专业从事色母粒行业多年,美联新材成立初期公司优选色母粒产业中基础消耗量较大的白色母粒和黑色母粒两个细分领域专注深耕,并已发展成为国内色母粒行业龙头企业。

2019年,美联新材主营业务色母粒产品收入取得了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色母粒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9%,毛利率实现19.38%。

随着主营业务不断发展,美联新材在历史业绩方面的表现也十分亮眼。

2011年,美联新材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仅为2.24亿元、1983万元,随后,公司营收经历稳步增长,2016年-2018年,公司营收分别实现4.18亿元、4.64亿元、5.84亿元,净利润分别实现4732万元、5457万元、6330万元,到了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12.6亿元、净利901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5.9%、42.37%,均达历史新高。八年间,公司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83%,毛利率基本维持在22%左右,成长较为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产业链不断拓展,公司的研发费用也在不断增长。2017年-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实现1612万元、1953万元、4996万元,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6%,与去年同比增加155.76%,主要系并购营创三征所致。今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实现1290万元,同比增长245.19%,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