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段出土珍贵文物集中展出 有哪些看点呢?
猛犸新闻| 2021-05-20 16:11:01

千里长渠起淅川,一泓清水润京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已达6年多,河南不仅是水源所在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所经线路最长的省份,在河南段建设中共抢救保护了10万余件珍贵文物。如今,在郑州博物院举行的“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正对河南段出土的3000多件精品文物进行集中展出,这当中有不少都极具代表。5月19日,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联合腾讯新闻走进郑州博物馆,对这场展出进行了直播,在线观看量超过了155万人次,这场展出到底有哪些看点呢?

河南段出土珍贵文物集中展出 年代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

2014年12月12日,历经50年论证规划,耗时10多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来自丹江口的水经河南、穿河北,一路北上到达京津,滋润着北方大地。南水北调干渠总长1432公里,在河南境内便有731公里,河南也因此成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所经线路最长的省份,在干渠的建设中,河南段也抢救保护了10万余件珍贵文物。

据郑州市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崔龙妹介绍,在郑州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后,不少文物都转移到了新馆进行展出,而在老馆则以“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为主题,对在丹江口库区及干渠沿线南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等8个地市出土的3000余件珍贵文物正在郑州博物院进行集中展出。

“这些展览的文物种类非常丰富,文物的年代则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了明清,”崔龙妹表示,这也侧面反映了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崔龙妹介绍说,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在位于淅川的丹江口库区,发现了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在这沿线其它地市所未见。在南阳展区中,对丹江口库区以坑南遗址为主的不同地点发现的不同形状的打制石器进行了集中展出。

安阳殷墟一片甲骨惊天下,但商朝的都城早先却并不在安阳,郑州是早于安阳殷墟的商代前期都城,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建设中,在荥阳市关帝庙遗址出土的龟甲等也在郑州展区进行了展出;在顶山展区,展出了文集遗址、薛寨遗址出土的大量宋金元时期瓷器;而在郑州展区和鹤壁展区还分别展出了王老庄夫妇合葬墓及鹤壁关庄的大清守备孙振仍墓出土的清代精美金银器、瓷器、玉器等。

“太岁鼎”、带钩铜矛、陶楼…… 这些文物值得一看

记者留意到,在郑州博物馆内,按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南而北的流向,对库区及干渠沿线南阳、顶山等8个地市的出土文物分展区进行了集中展出。

集中展出的3000多件文物当中有哪些看点呢?对此,崔龙妹推荐的第一个文物便是南阳徐家岭楚国贵族墓地所出土的“太岁鼎”,这个鼎通高45.5厘米,肩部有两周阴刻篆书铭文,共49字。“这个鼎之所以这么珍贵是因为其铭文涉及的就是岁星纪年,这是我国发现的唯一一件有岁星纪年的实物。”崔龙妹介绍说,岁星就是木星,它围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是11.8622年,古人以地球为观测点,发现它正好十二年绕天一周,所以发明了岁星纪年法。而通过对铭文纪年的推算,认定该器的确切年代为公元前507年,而此时孔子已是不惑之年。

在南阳展区,还展出着三件特别的文物——在中原腹地的淅川下王岗遗址的三个倒钩铜矛,和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见的矛不同,这三个矛造型奇特,扁扁的像是一片叶子,并且每个矛上都有一个倒钩,崔龙妹介绍说,专家们从造型、合金成分等方面都确认它并非中原之物,而带有中亚青铜文化风格,这三个矛的铸造时间则是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800年。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由于中原地区久经战乱,加上年代久远,汉代的地面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但在焦作展区所展出的多个东汉陶楼却再现了当时的建筑风貌与水。这其中尤其是一件汉代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尤为壮观,该陶楼最精彩之处在于主楼与副楼之间通过一条长廊式的通道连接在一起,类似我们今天的过街天桥。

6项考古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其中4项在郑州

“我省对8座沿线城市369处文物点进行抢救保护发掘时,多项发现填补了历史空白,”崔龙妹介绍说,先后共有6项考古发掘入选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如新郑唐户史前聚落、荥阳关帝庙商代遗址、荥阳娘娘寨西周古城、新郑胡庄韩国王陵、鹤壁刘庄先商墓地、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而这其中有4项都在郑州。

荥阳娘娘寨遗址是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文物点复核调查时发现,最为重要的发现是西周晚期到东周时期的古城址一座,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铜器、玉器、骨器、蚌器、石器等。“娘娘寨城址是新发现的西周晚期城址,为全国发现甚少的西周城址增添了新的资料,”崔龙妹介绍说,该遗址的发现,是郑州地区乃至整个河南地区西周考古的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西周文化遗存几空白的缺憾。

“而荥阳关帝庙遗址则发掘出了仰韶文化时期、商代晚期、西周、东周、汉代、唐代、宋代、清代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尤以商代晚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崔龙妹告诉记者,关帝庙遗址是黄河以南地区首次大面积揭露的商代晚期聚落,发掘所见居址区、墓葬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址布局清晰,表明了聚落内部区域之间功能的差异。

而在新郑市观音寺镇唐户村的唐户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聚落遗址。

■链接

二十四孝图出现在围屏石榻上

安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流经河南的最后一个城市,在安阳段的建设中同样发现了不少的珍贵文物,在安阳展区中便展出了在固岸墓地出土的东魏时期的一个围屏石榻,它的主人是一对1500年前亡故的夫妇。围屏石榻和石棺床是中国北朝时期开始的一种丧葬形式,使用这种葬具的死者生前级别一般都比较高。据介绍,这座围屏石榻是目前河南省发现唯一完整的一座,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以二十四孝子为题材的围屏石榻,因而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石榻的围屏内侧阴线刻有精美二十四孝子图,内容为“郭拒夫妻埋儿天赐黄金与之”、“孝子郭拒丑祠孙儿时”以及“丁兰行孝图”等十二幅。石榻侧面上沿有一道莲瓣浮雕纹饰,中部为十二幅浅浮雕图案,内容为青龙、白虎和麒麟等珍禽怪兽,每幅画面单独成幅,外围用金箔贴出四方形边框。

成语“分道扬镳”中的文物

分道扬镳,这个成语是我们经常见到,也是我们经常用的成语,其含义我想大家也都了然于心,分道扬镳成语出自《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而在此次展览中一项出土文物便与该成语有关。

在展区中展出了分道扬镳的“镳”,“镳”到底是什么呢?崔龙妹介绍说,镳是 马嚼子的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而此次展出的“镳”材质则不一般,为象牙制成,并且上面有着精美的纹路。(记者 米方杰)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