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热传龙门石窟现“神牛图”,引发网友热议。5月19日,记者在龙门石窟研究院相关专家的带领下,找到了能够看到“神牛”的观察角度。据其介绍,在特定的角度才能看到“神牛”的轮廓,如果配合合适的光照,“神牛”会更像。
龙门石窟现“神牛”图案,专家:特定角度下才能看到
5月19日上午,在龙门石窟研究院副研究员焦建辉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龙门石窟景区内的东山石窟的擂鼓台和看经寺之间的平台,面朝西举目望去,奉先寺的整体轮廓俨然成为一头活灵活现的“神牛”,牛头、牛尾等造型清晰,卢舍那大佛上半身囊括在“神牛”造型之中,浑然一体,令人称奇。
“这个角度来看,‘神牛’的轮廓最清晰,无奈洛阳今天是阴天,如果太阳光充足,一半的光照射在卢舍那大佛上,加上阴影,更加像‘神牛’。”焦建辉告诉记者。
当记者沿着台阶向北走去,再抬头看奉先寺,“神牛”的图案已经不太清晰,呈现出“方框”形。
“如果正面看奉先寺,原本就是一个像电视屏幕一样的方框形状,但是由于大龛上沿部分岩石崩落,就形成了一个缺口,改变了崖壁的轮廓线,看起来像牛头的形状,‘牛尾’的部分也是古代为防止大佛遭受风吹雨淋而建造的木构窟檐掉落后,露出安装木质建筑构件的弧形凹槽,看起来像牛尾的形状。”焦建辉说。
据其介绍,“牛头”所在的位置有个神仙洞,洞口距地面25米高,不太起眼。神仙洞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大溶洞,里面的空间很大。石窟中出现这种独特的造型,是由于岩体脱落的原因,加上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就会有不同的景象。
龙门石窟中多处都有牛的造型
焦建辉说,在龙门石窟2300多个窟龛中,还有多处牛的雕刻艺术。例如,古阳洞一个佛龛的龛楣上雕造着成套的佛传故事,如树下观耕、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其中,树下观耕就有牛的雕刻。
记者在东山石窟擂鼓台刘天洞看到,有两个佛龛下方的供养人位置,都雕刻着牛的造型。“有一处专门刻了‘为犊子’三个字,一般情况下,出资人供奉佛像是为了为人祈福,所以会在佛像下面雕刻上被祈福人的像,这里却雕刻着牛的像,说明在古代牛的家庭地位是很重要的。”焦建辉说。
在先民看来,牛是“辟地”的神兽,除作为生产工具外,也是重要祭品。牛有勤劳、朴实、吉祥的寓意,尤其在农耕社会,牛是普通家庭重要的生产劳动力,所以人们对牛十分珍爱。
不光有“神牛”,龙门石窟还有“剪刀手”佛像、“搓澡”力士等
“游客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神牛’的图案,说明游客真正在用心游览景区。”焦建辉说。
其实在龙门石窟内,除了“神牛”造型,还有很多其他造型独特的佛像或者塑像,例如前两年走红网络的“剪刀手”佛像、“萌萌哒”佛像、“搓澡”力士等。
记者来到位于西山石窟靠南的位置,在一处石窟中,一位力士造型的佛像右臂弯曲放在腹部位置,左手高举在身后,第一眼看去十分像在“搓澡”。“龙门石窟力士的造型比较统一,这位力士的动作和神态都很逼真,造型很少见,有游客就认为像‘搓澡’,也很有意思。”焦建辉说。
宾阳洞,原名叫灵岩寺,由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宾阳南洞三个洞窟组成,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宾阳北洞,记者看到了网友热传的“剪刀手”佛像。据焦建辉介绍,这尊“剪刀手”佛像的两个手指是清代泥塑修补而成,“剪刀手”是现代游客的一种解读。
在奉先寺内,卢舍那大佛上方,有许多方形的孔洞,被网友称为“惊愕的嘴”。据悉,可能在雕刻佛像的时候,为了保护大佛,在大佛上方安装了木质的窟檐,这些空洞就是安装窟檐时候,把木条插入方孔承重的。虽然奉先寺进深36米,窟檐建筑仍为大佛遮挡了千年风雨,防止雨水直接冲淋侵蚀窟壁和石窟造像,造成伤害。随着时间的更迭,木质建筑逐渐腐烂,留下了这些孔洞,看起来像是“惊愕的嘴”。(记者高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