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9.0%,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却同比增长5.9%,新型消费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逆势上扬,直接原因是网上消费和网上服务对传统线下消费进行了回补。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人们逐渐适应了新型消费模式,并尝到了甜头,这种模式就会固定下来。可以预见,这次疫情过后,企业将进一步重视“线上获客”的能力建设,同时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在线金融等新兴服务也会进一步推广,使得新型消费的发展空间更大。
面对消费新趋势,要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一方面要完善新型消费的引导政策,放宽市场准入,营造有序环境,加大税费减免和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快“新基建”打通未来投资供给与新型消费需求的通道,以数字基础设施赋能消费市场变革,以产业升级推动消费升级。
亟待供给侧发力
新型消费发展提速,深刻影响着商业模式、业务形态等方方面面。新型消费之“新”,既表现在获客渠道的线上化和用户服务的智能化,也表现在消费的多元化和场景化,而在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型消费是新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疫情只是助推而非创造了这一过程。因此,新型消费发展能否持续、能否发展壮大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主要有赖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这需要供给侧的发力。
对于企业来说,关键是围绕产品创新能力构筑新型消费生态优势。头部科技企业可利用“平台化”,助力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小微企业和传统企业应抓住机遇,尽快拥抱数字化转型趋势,实现产品体系和运营体系的“更新换代”。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助力新型消费壮大。
关键是消费品质
新型消费追求的不仅仅是物美价廉,还有消费体验。企业的宣传导购是否具有吸引力,售前解惑和售后服务是否真诚,购买和支付是否顺畅,产品或服务的交付是否令人满意,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正因如此,发展新型消费的关键在于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和品质。
任何企业决不能误以为新型消费全是流量和营销的比拼。网红带货或许会制造出短期的爆款,但理性的消费者最终只会为产品的品质买单。在利用好线上优势的同时,企业千万不要忽视对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坚持和提升。
转型从来不容易,但重在勇于尝试。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传统企业尝试线上业务,一些县长市长也主动开直播推销名优土特产,效果明显。事实证明,有良好的消费体验、有过硬的产品口碑,新型消费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