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不少中小微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为此,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帮扶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如今,这些纾困举措实施效果如何,企业有怎样的实际感受?本报今日起推出“看助企纾困政策如何落地”系列报道,聚焦相关政策落地实施情况。敬请关注。
6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商业银行是实体经济融资的主要“供血者”,也是对企业让利的主力军。如今,各家银行推出了哪些让利措施,企业是否享受到银行让利带来的实惠?
浙江绍兴上虞宝航纺织品公司是一家主要销售纺织品、服装、包装材料的企业。“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好转,公司二季度订单逐渐增多。为了更好保障复工复产,我们向上虞农商银行申请新增授信及贷款。”公司财务负责人袁航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上虞农商银行多次上门走访,给予600万元抵押贷款、200万元信用贷款的授信支持,有效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记者在绍兴调研发现,为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降低利率已成为当地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措施。飞翼生态是一家集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配送、观光、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公司,被列为嵊州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生产金融服务重点企业。“嵊州瑞丰村镇银行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主动下调贷款利率,助力公司轻装上阵。”公司负责人杜东方告诉记者。
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自“吃息差”,降低利率就意味着让出“真金白银”。研究机构认为,目前,金融让利实体最直接的路径就是银行贷款利率下行。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介绍,“工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让利力度,上半年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4.15%,较去年下降37个基点”。
目前,整个银行业都在加大让利小微企业的力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7月20日发布的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而在半年前,这两个数据分别为4.15%和4.80%。LPR的明显下行,意味着商业银行给企业让出了“真金白银”。
浙商证券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要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乍一看让利幅度很大,但实际上对此无须过度担忧。该报告解读,中国的金融系统不只有银行,银行表内只承接了70%至80%的企业债权融资;而且,让利只是让出营收中的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
同时,向实体经济让利并不是单纯靠银行压降资产端利率去实现,而是在保持银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向实体经济让利。
为了更好地推动银行让利,7月1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试行)》,对银行让利以及更好地服务小微金融企业提出了诸多要求。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分析认为,银行要在维持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合理让利”,就要在收入端下降的同时,推动成本端下降。
疫情期间,金融科技的运用在降低商业银行的成本方面大显身手,凸显诸多优势。
受疫情影响,海南省海口某超市短期资金紧张,无法营业。光大银行了解情况后,启用零售普惠专项信贷额度,迅速对接企业,及时发放了30万元助业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光大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该行加大科技赋能力度,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对小微客户第一时间审批放款。
据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负责人介绍,通过推进数据的整合、模型的优化、技术的应用,目前,建行已逐步形成了风控新模式,精准化客户识别、精细化风险分析、智能化系统响应,打通数字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疫情发生以来截至6月末,建行已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突破1万亿元,同时,“小微快贷”新模式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