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分类,接地气才好推行
半月谈网| 2020-08-11 14:34:31

“何曾蓄笔砚,景物自成诗”,800多年前,诗人陆游在巢湖边留下名句。

对于诗人的赞叹,66岁的退休教师马积慧感触很深。“我喜欢骑单车,巢湖的每个村落我几乎都去过。”马积慧说,前些年,“垃圾围村”让巢湖“颜值”受损。如今经过多年治理,皖中名湖终于恢复往日风光。

农村垃圾分类,接地气才好推行

漫步在巢湖市黄麓镇昶方村,只见村容整洁,绿树成荫。高树低柳俯仰生姿,池塘村舍相映成趣,塑料袋等垃圾全无踪影。

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房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巢湖农村地区的普遍写照。昶方村保洁员夏长叶说:“原来村里没有垃圾桶,我们就把垃圾直接扔到沟渠、水塘里。一到夏天,整个村子都臭烘烘的。”许多村民因此离开,到大城市生活。

改变源于巢湖市开展的农村生活垃圾全域治理。当地根据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把垃圾分成可腐烂和不可腐烂两类,村民每家每户配一黄一蓝两个30升的垃圾桶方便垃圾初分,一共配了2.1万余组。黄色桶装玻璃、塑料等不可腐烂垃圾,蓝色桶装剩菜剩饭、果皮等可腐烂垃圾,桶上标识醒目,容易识别。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特别是垃圾分类,不能搞得太复杂。”巢湖市农村环境整治办公室负责人韩金明说,垃圾分类要接地气,如果村民理解不了,就没法推行。

“一阵风”变“不放松”

2016年,巢湖开展清除全域农村生活垃圾“大会战”,集中清除陈年积存生活垃圾6万余吨。

“有位老人开玩笑说,政府这次把100年前的垃圾都给清理了。”韩金明说,当时不少群众担心,这样的运动式清理是否仅是搞形式,这阵风过了,新垃圾会不会卷土重来。

村民们很快发现,这次真的不一样了。韩金明说,巢湖以市场化为切入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覆盖,全市共有15个保洁公司参与市场化运营,配备了电动三轮保洁车、垃圾压缩车等设备清运垃圾。

除了设备到位,人员也需到位。巢湖市将2900个自然村庄划分成清扫保洁网格,农村环卫保洁队伍按户籍人口约300:1的比例,共配备保洁员2700多名,280名贫困人员就业问题因此得到解决。

除此之外,热心公益人士的力量也被发动起来。如今,马积慧成了巢湖市农村环境整治义务督查员队伍中的一员。现在每逢出门,马积慧都会带上相机和笔记本,既看景也看垃圾。“哪里有垃圾,就用本子记下位置,再用相机拍照,反馈给相关村镇处理。”

“看热闹”变“跟着干”

一次性投入、一阵风式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很容易见到短期效果,但要想让农村人居环境持续稳定改善,必须让村民们打心眼里认可垃圾不乱丢、垃圾需分类的理念。

“村里人习惯了干净整洁,不乱扔垃圾就会变成自觉行为。”马积慧说,每个村配备保洁员、配齐垃圾桶固然重要,让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才是破解农村垃圾问题的最优解。

让村民从 “看热闹”,到“跟着干”,再到自觉爱护村庄环境,巢湖市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在每村兴建一座仿古垃圾分类收集亭,为每村开挖一处可腐烂垃圾堆的肥垄,为每户制作一块“庭院三包”责任牌,给每村设置一块村民垃圾分类承诺墙,给每位村民送一张可回收物便民联络卡……

村民垃圾分类承诺墙上留有村民们的签名,村民们承诺将垃圾和废旧物扔进垃圾桶,践行分类处理,不污染和破坏环境。有的村还在“承诺墙”旁设置“光荣榜”,每一季度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村民会得到表彰,评为“最美农户”。村民如果上榜了会得到小奖励,比如一盒牙膏、一袋洗衣粉等。

“以前村里小孩吃零食,包装袋随手就扔,大人也不提醒。现在孩子自己会主动找垃圾桶。”夏长叶说。马积慧的笔记本也清楚地反映了这种变化,过去一天能记录十几处卫生死角,如今在农村骑行几个小时也发现不了一处。(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14期)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