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年治水,完成61处防洪重点工程建设——
武汉:超长梅雨季告别城市“看海”
7月21日,武汉出梅。今年,武汉梅雨期长达43天,共带来8轮强降雨,降雨量位列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位。
4年前,武汉遭遇叠加强降雨,由于抽排能力不足、骨干排水通道不完善,中心城区共162处道路出现渍水,城市局部交通受影响较重,被诟病为城市“看海”。2016年开始,武汉市委、市政府开启了城市“治水”模式。今年,全市61项防洪重点工程在今年汛前按目标节点完成工作任务。在21世纪以来的最长梅雨季,市民们告别了城市“看海”。
经历了8轮强降雨后,在武汉天河机场工作的陈先生依然驾车上班。尽管天空飘着雨,地面有些湿滑,但没有发生因渍水导致拥堵。
陈先生回忆,2016年那场渍水,进出机场唯一通道——机场高速机坪南滑行道桥下渍水,经过50多个小时的排渍后,道路才恢复双向通行。
作为缓解天河机场片区排涝压力的主力泵站,童家湖泵站在今年汛前投入使用。投用后,该泵站以每秒60立方米的流量,迅速抽排来自武汉天河机场及周边区域的雨水。
不少市民发现,今年,尽管遭遇多轮强降雨,武汉市一批老渍水点并未发生渍水。网友为此纷纷点赞:“雨虽大,但排水效率更高!”
“渍水状况的改善,得益于政府各部门的积极应对和近年来全市抽排能力的显著提升。”武汉市防办相关负责人称,武汉市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是典型的南方丰水型城市,具有雨汛同期、外洪内涝的特点。雨季排渍,主要依靠泵站抽排。
截至目前,该市外排泵站的数量已达55座,总抽排能力达1960余立方米/秒,相比2016年的980立方米/秒实现倍增。综合评估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能力,基本能够抵御24小时降雨量150毫米的暴雨,即中心城区不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渍水。
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武汉市不断加强主干排水通道项目的建设工作,伴随南湖连通渠、东湖港、巡司河、机场河等渠道拓宽工程的陆续完工,全市中心城区大部分排水骨干通道搭建工作已基本完成,雨水能在更短时间内进入泵站。
同样经过4年时间建设和改造,青山海绵示范区内,道路、公园、学校、居民社区及历史易渍水点等,均未发生明显渍水。
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海绵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降雨期间的管网及抽排压力,起到了较好的错峰、缓释、渗透、蓄存功效。经过海绵化改造的小区新建了雨水花园,降雨时,土壤能快速吸水,缓解雨水过大过猛时社区管网排不急的问题。
目前,武汉全市正强力推进罗家港、三角湖、后官湖、中法生态城等汇水区建设,结合黄孝河、机场河、南湖等河湖整治,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同步推进,确保2020年完成海绵城市建设56平方公里。(记者 张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