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涉足C端? 将推动行业发展但需精耕细作
中国经济网| 2020-07-31 10:22:37

在消费者对时效与品质需求递增的当下,即时配送行业正试图突破天花板,但战火却从未停息。

这仿佛是一场“三角局”:前有顺丰的同城送、后有京东达达的“专人送”、再有近期上线的淘宝“小时达”……有人评价,这是属于巨头的角斗场。

跳出巨头的混战,从未站队的闪送在C2C的硝烟中奋战了6年有余。近日,闪送副总裁杜尚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C端用户个性化需求连年增加,只有规模和技术迭代才能达成行业壁垒。而巨头入局是利好,这将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但相比财大气粗,精耕细作明显更重要。

即时配送人人可做? 规模和技术壁垒导致门槛高

背靠巨头,来自B端客户的海量订单,成为了蜂鸟配送、达达快送和美团外卖高速发展的引擎,同时也给闪送、UU跑腿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有投资人直言,传统快递企业具有门槛高、网络广等特点,一般玩家难以涉足,但“即时配送,人人可做”。

对于上述言论,杜尚骉只认可部分说法。在他看来,即使配送看似容易,实则要进行区分。

首先是美团、饿了么等B2C领域,该领域主要体现在3公里内的配送,“虽然在下游,单纯配送难度较低,但是在上游构建产业生态方面,却有着很高的门槛,它的竞争体现在上游”。

其次是闪送所处的C2C领域,门槛依旧很高。他认为原因有三:第一是个人用户的离散性,其需求不再是外卖的三公里,而是全城。以北京为例,用户的需求会扩散到北京六环内。“任一时间、任一地点的需求,都要随时响应,范围的扩大会导致规模化加剧,门槛肯定会提升”。第二,个人用户都有着个性化需求,“订单商品的差异较大,比如有人需要送重要文件,又有人订个冰淇淋蛋糕需要保温或冷藏;有的需要上门煲汤的;一些精密仪器等有稳定性要求的物品,用户会要求闪送员坐地铁配送。……这些特殊需求都要被满足”。第三,是及时性,个人用户对时效性的需求很高,发出需求后需要马上响应并及时配送,“目前,闪送的时效是平均1分钟响应,10分钟上门,60分钟送达全城”。

“C端的即时配送,需要达到规模效应,门槛自然就很高”,杜尚骉称,闪送发展了6年,在规模、技术和品牌上形成了强有力的壁垒,一是规模壁垒,目前闪送在全国拥有超90万名闪送员运力。其他平台因没有足够的运力支撑,并且C端订单又不可能短时间增长,因此其他平台无法像闪送一样做到一对一急送;其次是技术壁垒,闪送通过6年来积攒的大数据,不断优化订单匹配度,从人、地区、物品及距离等订单标签都会录入在大数据库中。通过过往记录进行契合度匹配,保障每一个订单都给最合适的人选,进而提升服务效率;三是品牌壁垒,目前闪送凭借庞大的服务网络和良好的用户口碑,已成功抢占用户心智成为行业代名词,这一领先优势很难超越。

据艾瑞咨询统计,2019年即时物流订单量约185亿单,同比增长37.6%,过去5年年均复合增速达73.7%;行业规模约1313亿元,同比增长33.8%,仍保持较快增长。

时效如何提升? 需AI+大数据计算最优解

在杜尚骉看来,AI算法和大数据积累是让体验提升的关键因素。

“很多人认为,闪送员是就近派单,其实有时候并非如此”,他举例称,系统派单原则往往是遵从距离最近,但如果两名用户同时下单,闪送员A前往A点取货时,会导致闪送员B前往B点的时间增加,“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但并不是最优化的路径,所以后台的AI和大数据会预算两者的时效最优解,往往最终会采取交叉取货,提高双方的时效性。此外也会考虑闪送员的个人情况,匹配形成全局最优解”。

根据闪送提供的数据,目前平台上的订单每天在60多万单左右,支持配送的品类达1600-1700种。

除了技术外,闪送对用户的心理需求同样进行过研究。他认为,闪送是以逆向思维定位,服务品质敏感性客户,而不是价格敏感性客户。

他在闪送创立之初曾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传统快递公司不做同城配送服务?答案在于,传统快递公司无法支持这种模式,“比如你要发到隔壁楼,传统快递公司会发到转运中心层层周转,因为要考虑成本问题,递送时间会被拖长,这就是闪送成立的初衷,不以成本为导向,而是服务那些更关注时效的服务敏感型用户”。

巨头涉足C端? 将推动行业发展但需精耕细作

无论玩家初入市场的切入点是B2C还是C2C,从发展规律来看,交叉涉足是发展的必然现象。虽然B端业务巨头众多,但在杜尚骉看来,它们面向C端行业,“精耕细作比财大气粗更重要”。

“竞争虽然激烈,但形成寡头局面却很难”,他认为,目前已经形成了B2C、C2C等几大格局,各家均具备规模效应,当建立起壁垒后,竞争对手就很难逾越。同时,各家的服务也在向专业化转型,例如闪送会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分类,在原有配送的基础上增设附加服务,“比如近期上线的密码箱,用于运送重要物品,只能由收件人持收到的随机密码打开,闪送员则无法得知密码,而且这个箱子是无法暴力拆解,这便是附加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不过,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其中,对于行业肯定是利好。杜尚骉认为,“单独一两家企业去做,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很慢,大家都进来能够更好地把市场做大,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会更快”。

根据安信证券研究报告,在即时物流市场中,餐饮外卖和新零售构成了即时配送的主要需求,占比约74%;另外,随着传统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方式的升级,即时配送需求也被挖掘,占比约为16%。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