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厚积薄发稳健发展,补短板、强功能、筑高地
房山着力打造首都城南发展新高地
近年来,北京市下大力气推动城南发展。房山区作为首都“一核两翼”的重要腹地、京雄发展走廊的重要节点,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三区一节点”功能定位,坚持厚积薄发,稳健发展,补短板、强功能、筑高地,高端产业、文旅项目渐成规模,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短板进一步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品质进一步提升,着力打造首都城南发展新高地。
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重大项目、高端产业渐成规模
在位于房山区窦店镇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一座占地83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竣工不久。干净整洁的车间内,北京天仁道和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调试安装生产线。铜粉、铁粉等多种原材料经过智能化混料设备进行混合,通过压制、高温加压烧结等多道工序后,制作出摩擦性能优越的铜基复合材料,它将成为高铁动车组制动闸片的重要部件。“高速列车基础制动材料研发及无人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将于近期完成联调联试,四季度投产。”北京天宜上佳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企划总监姜辉说。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是房山区产业优化升级新高地,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纷纷落地,目前已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41.27亿元。
在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园区东侧,总投资136亿元、总占地约346亩、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的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已开工建设,未来将建成“医教研产用”一体的智慧医工核心能力中心和一家1500床的三级综合数字化医院。
“房山区的产业布局聚焦高精尖,瞄准‘白菜心’,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房山区发展改革委主任胡建光介绍,一批大项目稳步推进:智慧5G广电产业园项目正征地拆迁;首批5家石墨烯种子企业已签约,即将入驻;氢能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环宇京辉项目已复工,冬奥保供项目已建成中期交工。
“围绕高端产业发展,房山区推出高精尖用地系列政策,重点园区空间和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区创新引领体系更加清晰。”房山区委书记陈清介绍。
作为区域发展引擎,良乡高教园区内塔吊、挖掘机正抓紧施工,学生宿舍、科研楼、实验中心等建设工作加速推进。“高教园区将向南扩区1048公顷,扩展空间主要用于承载教师、科研人员及引进人才的职住平衡空间,同时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轻量级生产空间,补充科技服务功能。”良乡高教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路鹏介绍,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即将落户,校地合作进一步增强,良乡高教园正朝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结构合理、要素齐全、职住平衡、充满活力的良乡大学城华丽转身,并不断辐射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生态宜居吸引科技金融
文旅融合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京郊有名的“建材之乡”、传统资源型产业大区,房山区2010年5月彻底关停所有煤矿和资源型企业,正式告别千年采煤史和采矿史。
修复矿山、清理河道、治理污染,植绿成林、恢复生态……房山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为基、整治为先,围绕山、水、气、园、林、路等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绿廊相连、蓝绿交织的好山好水好生态正在加速呈现。
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历史性机遇面前,恢复生态后的房山,生态优势凸显。告别“黑白灰”的房山迎来“红绿金”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在“北国泉乡”长沟镇,国家湿地公园内12000余个泉眼汩汩涌动,不远处,总面积18平方公里的北京基金小镇已入驻机构1216家,资产管理规模17346亿元,累计贡献税收11亿元,成功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小镇利用科技手段,对入驻金融机构实行全方位动态跟踪监测,坚决防范金融风险。”北京基金小镇管委会副主任刘金辉介绍。
在阎村镇,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二期项目已开工建设,570家机构入驻,累计贡献税收16.66亿元,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生态宜居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城”的蓝图徐徐展开。
此外,房山区积极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首都历史文化“富矿”,深度对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突出抓好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大石窝云居寺“三大组团”建设,做大做响“源”文化品牌;霞云岭乡堂上红色游、蒲洼东村绿色休闲特色游、十渡镇马安抗日模范村成为旅游新亮点,蒲洼、霞云岭、十渡“三乡联动”,打造红色生态旅游融合地、美丽乡村示范地。
“乐高主题乐园、葡萄酒小镇等重大文创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房山区精心打造首都西南精品国际旅游路线,加快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区。”陈清说。
大力统筹城乡发展
厚积薄发迎来新发展机遇
位于房山区卓秀北街的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优秀的软硬件条件吸引了众多房山区学生家长的关注。这是房山区引进北理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一所现代化学校。
城南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房山区统筹城乡发展,围绕教育、医疗、养老供给等民生关切发力,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南行动计划81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55项重点项目2019年完成投资226亿元,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年度任务全部落实,社会治理中的短板慢慢补齐,房山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级政府‘接诉即办’,办好民生实事,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陈清说。
“伴随着山区工矿用地的腾退、小清河滞洪区的调整,房山区深入推进疏整促,加强土地资源整合和空间管控,为承接中心城区适宜产业和功能腾出空间,为拓展未来首都发展新空间创造条件。”胡建光说。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认为,作为京雄发展走廊的重要节点,未来房山区在环境质量、高质量发展方面将面临更高要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建议,房山区应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借助新材料产业聚集、新产业项目落地的机遇,把北京市创新功能向南部拓展,推动全区产业整体实现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协同发展,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修复统筹起来,将城乡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起来,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今年是北京第三轮“城南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以只争朝夕、勇攀高峰的精神状态,驰而不息讲政治、硬作风、强执行,坚定不移抓好疫情防控、推动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加强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坚决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奋力夺取‘双胜利’。”陈清说。(记者涂铭、王君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