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做的非遗艺术品住进博物馆 如何保存?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2021-06-10 11:14:17

巧克力做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和《江汉揽胜六方走马宫灯》,翻糖做的《商凤纹方罍》,这样的非遗艺术品住进博物馆,隔壁的文物夜里得多饿啊——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社会氛围,围绕2021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主题,武汉市博物馆6月9日举办“糖艺塑瑰宝 匠心守传承”——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非遗艺术品入藏仪式,3件巧夺天工的“糖艺”作品正式入驻该馆。有观众在活动现场幽默点评,“这应该是史上最甜文物了吧?”

白巧克力梅瓶最难做

常逛武汉博物馆的市民,应该对这3件非遗艺术品有些印象。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中国烹饪大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常福曾带着他的“楚糖”团队,在馆内开展了观众体验活动,提前剧透了这3件精美的非遗艺术品。

常福曾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3件作品共计耗时半年完成,旨在通过糖艺技艺,向公众展示“青铜之美”“陶瓷之韵”“丹青之妙”。其中,难度最大的一部作品,反而是看着像最简单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法糅合其中,创造出其它工艺瓷器无法企及的艺术效果,如何将巧克力与元青花结合?这是一次既大胆又令人兴奋的尝试。

常福曾透露,在前期设计准备阶段,他和团队参照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原型进行设计构思,使其外形符合元代梅瓶“小口外撇,短颈,丰肩,足”的时代特征。制作中,工匠师们要多次用冰水擦拭作品,打磨抛光,使巧克力瓶身光滑可鉴,具有真实瓷器的质感。为了凸显元代青花纹饰的艺术特征,工匠师还用可可脂加食用色素调制成青花色,笔笔勾勒描绘,层层渲染,呈现出元青花层次分明、繁而不乱的艺术效果。

“糖艺”艺术品如何保存?

“糖艺”艺术品,如何在博物馆长久安放?

常福曾大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些艺术品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成分也并非纯糖,“只要是在完全干燥的环境下,它们是可以长时间保存的,不会像生活中的甜品一样容易融化或坏掉。我们和博物馆商量了很久,考虑到了所有可能,目前的存放方式是没问题的,希望能让更多市民来了解我们的非遗艺术。”

非遗绿豆糕你吃过吗

入藏仪式上,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常福曾技能大师工作室)现场捐赠“糖塑瑰宝”艺术品《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江汉揽胜六方走马宫灯》《商凤纹方罍》共3件,武汉博物馆将永久收藏。

校方代表表示,每一件精美的糖艺作品都倾注了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楚糖”技艺团队大量的心血,其中,仅一个巧克力梅瓶的制作就花了3个月的时间,其背后精益求精的匠心传承令人动容。

武汉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与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湖北省常福曾技能大师工作室)跨界合作开展的“糖艺塑瑰宝,匠心守传承”系列活动已历时3个月。该系列活动真实记录糖艺大师复刻文物的全过程,多元展现糖塑瑰宝的精湛工艺,以工匠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活动期间,《江汉揽胜景 玲珑入宫灯》《幽蓝梅瓶韵 匠心守传承》《凤鸣九皋 糖铸罍魂》3部纪录片在网上备受追捧,引发热议,引领50万网友见证糖艺与古文物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仪式最后,幸运的观众们收到了特殊的端午节福利。

常福曾大师率“楚糖”技能团队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制作以武汉博物馆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端午节绿豆糕。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绿豆糕选取武汉博物馆馆藏瓷器、鼻壶、书画等艺术瑰宝上的吉祥纹饰为创作元素,经过加工的糕体瞬间变得高大上。其中,以“汉 白玉蝉”“清 套料红利图鼻壶”为蓝本创作的绿豆糕最为清新脱俗,瞬间就被观众分食一空,还被追问,“哪里能买到呢?”(记者 戎钰 通讯员 裴少菲 丁燕)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