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喝完胡辣汤
中午干一盆烩面
晚上再来个“罗山大肠汤+商城炖菜”
妥妥的中原美味
人间值得
要知道这些可不是普通的美食
它们都有“非遗”的身份
自带光芒
记者 温小娟
7月19日,省政府正式公布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名录,郑州烩面、方城烩面、罗山大肠汤、商城炖菜等制作技艺,墨子传说、糖画、王公庄绘画以及八段锦、开封菊花花会等185项入选,涉及民间文学、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类别,涉及民间文学、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类别。
糖画
至此▼
我省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3个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30个
此外,全省现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
“国家级非遗产保护研究基地”2个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
“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个
“河南省非遗研究基地”33个
“河南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0个
时隔六年,大家终于等来了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正式官宣▼
此次公布的185项名录中,其中郑州烩面方城烩面、罗山大肠汤、商城炖菜、登封芥菜丝等传统美食纷纷上榜,瞬间暖了河南人的胃,更勾起了不少人对于中原美食的美好记忆。
胡辣汤
郑州烩面
据了解,截至目前▼
我省共普查出非遗线索180余万条,其中,基本立项22万余条,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项目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保护体系。
还针对那些正在走向消亡的非遗项目,采取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多样化保护措施,近年来相继实施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等,依托录音、录像等综合性、科技化手段,对一些重大项目和濒危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全面系统地建档、记录、立体化保存。
目前,已整理文字资料30多亿字、照片10多万张,录音3800多小时,录像4300多小时。
开封菊花花会
眼下,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我省非遗保护迎来了新的黄金机遇期▼
从去年开始,我省打造“老家河南 黄河之礼”,用数字科技手段激活黄河非遗,通过现代时尚设计与非遗艺术的巧妙结合,打造出具有典藏级国礼品质且符合年轻人喜好的文创新品。
此外,通过开发非遗数字馆微信小程序、非遗短视频、非遗QQ表情包以及搭建非遗电商平台等,形成消费者、设计师、非遗传承人紧密互动的生态,让非遗跟时代接轨,全面助力绘制河南文旅发展的新蓝图。(记者 温小娟)
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计103项)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8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