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瞩目的北京冬奥会上,一辆辆新能源汽车不畏严寒,载着运动员往返赛场。伴随着滚滚车轮,“瑞安智慧”正在精彩绽放。
面向2022年北京冬奥,北京理工大学牵头组织研制了冬奥环境的纯电动大客车、纯电动B级乘用车、高速燃料电池大客车等3种车型的电池、电机新技术。目前,212辆新能源客车在各赛区使用,承担赛区的车辆运营保障任务。
这背后有着瑞安中学校友、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冬奥新能源汽车专家组专家王朝阳的智慧贡献。“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低温环境是运行‘禁区’,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电动汽车会出现无法充放电、整车无法启动等问题,这是世界公认的技术难题。”王朝阳说,而在2022北京冬奥会举办地之一张家口,电动汽车要面对最低温度可达零下20℃的极寒环境。
2016年,王朝阳带领团队发明了一种全气候电池。这是一种新的电池系统,可以自己发热,能解决寒冷状态下电池低温问题。当时,他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国际综合性科学周刊《自然》发表相关论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看到这篇文章后,两个团队的合作就此开始。
此前,国内解决电动汽车电池低温问题,主要采用外部加热方式,但这种方式能耗高、时间长、效率低。而一种全气候电池,即在现有锂电池中加入一层金属镍箔片,相当于给电池贴上“暖宝宝”,在电动汽车冷启动时,短时间内就能把电池加热到适宜的工作温度。“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背后有曲折的科学探索过程。”王朝阳说,他率团队先后验证了几百种材料后,最终确定了镍箔片作为加热的材料,而且这项技术不需要改变锂电池的原有工艺和材料。有了这个核心技术,弱不禁风的电动汽车终于有了抗冻“心脏”,彻底打破了“禁区”。
2018年至2020年,北理工在完成全气候电池技术原理验证基础上,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项目研发样车试验。如今,看着一辆辆纯电动汽车在冬奥会上从容驰骋,曾经所有的艰辛与努力都化成了喜悦。“科技能够成功转化为成果,这背后北理工、北汽、福田汽车做了大量工作,感谢每一个人的坚持与付出。”王朝阳说。
冬奥会上的新能源汽车还搭载了“瑞安智造”产品。“在北京冬奥会上的福田欧辉、宇通、金龙、中通客车等新能源汽车,配有我们企业生产的电动空压机、电控干燥器、电控总阀等新能源系列产品及制动系统产品。”瑞立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自2010年,瑞立新能源产品陆续投放市场以来市场保有量超30万台套,全国市场保有量50%以上。(记者 潘敏洁)
(来源:温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