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海做精“非粮化”农旅融合文章
信息新报| 2022-03-22 20:18:09

规整的田埂、忙碌的拖拉机、劳作的农民……又到一年春耕时,附海镇花木村的一块水田上,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春耕备耕景象。殊不知,年初时这里还是一块占地800余亩种满苗木的农田。

花木村的春耕图恰是附海镇“非粮化”整治成效的缩影。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去年以来,作为花木之乡的附海镇,持续加大全域“非粮化”整治力度,在去年累计完成近2000亩农田的流转归集基础上,进行统一平整规划,完成1000余米农田道路提升改造、2400米灌溉渠道修整,带动500亩旱改水项目和周边1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良田”回归“粮田”,为慈溪市粮食生产作出积极贡献。

“及时整治是基础,因地制宜高效利用更是关键。”在附海镇副镇长吕红范看来,对“非粮化”整治实现长效管理,写好“粮田出好粮”的后半篇文章非常重要。

为此,该镇积极推进整治成果的市场化运作。近日,该镇与市农旅集团签订总投资1.1亿元的框架协议,启动“溪上稻乡”现代农业项目,主要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充分发挥各级扶持政策“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推动构建“村级集体经济+镇属企业+国有企业”多元投入的新格局。据悉,全镇共有水稻种植大户54户,他们对新增粮食土地面积具有不断增长的需求,“我们整治专班及时与苗木种植户对接,实现‘非粮化’区块第一时间完成流转,确保春耕备耕扎实推进。”吕红范说,而对于地理位置、灌溉等条件不佳的区块,则因地制宜种植玉米、小麦等旱粮,实现全域耕地的高效利用。

农田平整改造、春耕农资送上门、水利道路修缮……该镇还积极做好后续服务,助力整治区块尽快恢复耕种条件,并扎实推进“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种植大户创造种植环境。

一手抓高品质粮食生产,一手抓精品农旅项目。“规范生产、提升产量、确保品质,这是农业重镇的责任;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共富共美,这是‘十四五’期间附海人的共同期望。”吕红范如是说。

目前,该镇已组建土地开发项目指挥部,按照“一地一图一项目”要求,整合储备开发项目5个,其中“溪上稻乡”现代农业项目已正式落地启动,精品盆景花卉基地已完成育苗培植,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已完成土地平整,农旅会客厅建设已完成初步设计。同时,组团布局强配套。以配套功能提升为目标,通过片区组团发展模式,综合改造贯穿整治区块和现代农业园区的交通要道,清零简易户厕,新建旅游公厕,综合治理四塘横江、郑家浦、一夜塘河等水体,累计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

同时,该镇利用项目区位优势,挖掘海边人家的历史文化,描好一线风情,造好一街文化。据悉,今年北部片区将重点打造蛟门浦沿江风情线,串联花海、郑徐水库、怡荷园等优质旅游资源,并在三洞桥至四清桥路段建造仿古商业街,主打手工挂面、“江权”剪刀、弹棉花等非遗产品,以及特色小海鲜、花卉等,形成可持续的集体经济增收新渠道。

(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