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生产、促就业、保交通 江苏多地采取积极举措做好疫情期间保障工作
信息新报| 2022-03-24 08:19:27

面对当前多点散发的疫情,江苏多地采取积极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稳生产、促就业、保交通,多措并举,推动生产工作平稳有序运行,同时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两不误。

免申请免跑腿 “真金白银”送上门

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劳动用工等多方面都带来了影响。江苏多地多部门采取积极举措,聚力惠企纾困,稳定企业生产,送上真金白银的政策“礼包”。

这两天,苏州市公交集团组织了一期大规模的线上培训,涉及员工岗位技能、防疫知识、安全生产等内容。得知这一情况后,姑苏区人社局主动联系,让企业通过江苏省人社局平台申请项目制线上培训补贴,补贴预计超过120万元。

苏州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姑苏区人社局将执行期延迟到苏州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的次月底,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给企业提供真金白银的政策“礼包”。对中小微企业的返还比例提高到90%,同时符合政策的企业免申请、免跑腿,直接发放到位。

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管委会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的生产、生活及防疫物资的采购、运输等问题,最大限度避免企业因疫情原因影响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和正常生产经营,保障园区企业经营生产“不断档”“不停工”。

除了享受政府政策的帮扶,不少企业也在积极自助。不少餐饮酒店企业纷纷“突围”,将“战场”转移到线上。由于疫情住店客人减少,南通某饭店一方面果断借助微信商城、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平台,推出一系列精选外卖产品,吸引客户下单。另一方面,在管理方面下足功夫,尽量减少水电煤气、人力成本支出。

促稳岗促就业 人才“集市”不打烊

同心抗疫,筑企稳岗,近期江苏各地也整合了线上和线下力量,促稳岗、保就业。

从今天(3月23日)开始,为期9天的南京市"2+2+2+X"创新产业春季网络招聘会--软件和信息服务、未来网络与通信专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为了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并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南京市人社部门将持续开展"24小时招聘不打烊"的线上招聘活动。截至目前已经有82家企业参与报名,筹集岗位达到了2213人次,主要是软件工程师、医药研发、硬件工程师等职位,活动持续到本月月底。同时4月份还会推出智能电网,集成电路等主题招聘会。

企业和应聘者可以登录"江苏省智慧就业云平台"或关注"智联招聘南京城市频道"了解更多招聘信息。今年,南京将以“宁聚英才,乐业金陵”为主题,围绕就业创业政策推介、职业指导、就业能力提升、"2+2+2+X"创新产业发展等内容,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活动。届时,将邀请企业HR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专家与同学们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就业形势、产业特点、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内容,应聘者可以通过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获取相关活动信息。

苏州市人社局积极拓宽线上求职招聘渠道,发挥江苏省智慧就业云平台、“乐业姑苏”微信小程序、姑苏猎才联盟“云选才”等平台作用,提供一站式线上用工招聘服务,确保就业服务“不掉线”。截至目前,已经举办了13场线上“招聘会”,196家企业一共发布了5356个岗位。

淮安人才网联合全市多家企业,举办了多场线上和线下送岗进社区的招聘活动。

本次招聘会共有20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了涵盖工程师、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一线作业员等各类岗位共计332个,线上线下求职达2500多人次。下一步,淮安人才网、淮安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将继续会同人社部门深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不断创新招聘形式,探索更立体、深入、全面的招聘方法,优化招聘及就业服务,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

泰州市则创新形式,开展企业现场带岗直播活动,纾解企业用工难题。企业负责人摇身变成"带岗主播",带领求职人员"云上"参观生产车间、食堂、宿舍等地,详细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岗位需求、工资福利待遇等情况,并与直播间求职者线上互动交流,解答求职人员提出的企业生产生活环境、薪资福利、休息时间等问题。

今年以来,泰州市积极搭建"网络视频直播就业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推送招聘信息,组织直播招聘会,邀请中小型企业参与直播招聘,让求职者更直观了解企业类型和岗位需求,通过线上互动交流,实现"云牵手"。下一步,泰州市还将走进多家企业举办带岗直播系列活动,帮助企业招引更多合适的人才。

保物流促畅通 精准防控保安全

连日来,江苏交通运输部门在加强疫情防控、保通保畅的同时,不断优化查验方式,开辟绿色通道,为全省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有力的运输保障。

南京长江二桥收费站近期的日均车流量在5万辆车左右,由北向南下桥方向的通行量在2.5万辆左右。为了对这些车辆当中来自于重点地区的驾乘人员做好查验,目前在现场,来自于南京交通、交管、卫健、城管、属地街道的约60名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值守。

南京市栖霞区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祁苏琳介绍:“本地车辆快速通行,外地车辆尤其是来自于中高风险地区的车辆带入到查验点。首先查验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如果健康码是绿码,行程码没有中高风险地区的行程史,那么他可以直接通行;如果行程码中有中高风险地区的行程史,我们就要查验有没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阴性证明。”

截至目前,南京已在市域公路通道等处布设了70处疫情防控查验服务点。

物流和冷链食品运输也是保障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目前南京栖霞区有230多家具备冷链食品运输资质的物流企业,运输的货物以在国内流转的肉类、蔬菜、水果等为主。为了确保安全,近段时间,南京交通部门加大了对冷链运输企业疫情防控专项检查力度。

3月20日,执法人员抽查了南京栖霞龙潭附近的一家冷链食品运输企业。检查现场,执法人员询问了人员的核酸检测情况。 根据规定,冷链食品运输企业不仅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还要备有相关台账。

南京市栖霞区交通运输局一级主任科员吴茂兵介绍,检查时主要检查相关人员每天的测温,按照进口和非进口产品工作人员划分,定期做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报告的登记、收集,会议记录有没有体现出来定期提醒;办公场所、生活场所、仓储等地方的消杀等方面。

此外,冷链食品运输车辆在出车前、卸货前要严格消杀,检查人员要做好物品实名制登记,以确保冷藏冷冻食品来源可查、质量可控、去向可溯。下一步,南京交通部门将继续加大检查力度,保障冷链产品的安全运输。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田甜 吕莹莹 江苏新闻广播/徐仁飞 编辑/汪泽)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