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街乡共治”绘就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
信息新报| 2022-03-28 15:46:49

公寓式住房鳞次栉比,灰色外墙焕然一新,喷泉凉亭、休闲广场、养老中心一应俱全……走进白龙山街道大坪社区,让人仿佛置身一座精美“小城”。近年来,来自崇头镇、雾溪畲族乡等地的4900多位异地搬迁农民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了“新居民”。

大坪社区是云和最大的下山转移安置小区,聚集了汉族、畲族、水族等8个民族居民,是云和县下乡转移群众集聚最多、规模最大、情况最杂的社区。如何加快“农民”变“居民”,解决搬迁农民融入难、管理难等问题?2019年,白龙山街道联合雾溪乡、崇头镇等,探索推行街乡组织联建、党建活动联办、治理要事联商、党员队伍联管等多形式的“街乡共治”基层治理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刚搬迁出来的时候,开展支部活动还要跑回村里,很不方便。现在直接在社区就能开展志愿服务,让我感觉真正找到了组织和归属!”宋少宗是从雾溪乡岙头村下山转移搬迁到大坪的党员,从一开始的生活融入难、办事“两头跑”到现在有了更多归属感和幸福感,他连连点赞。

为解决群众“难事两不管”“居民村民两不像”“办事两头跑”的麻烦和困惑,大坪社区的“街乡共治”服务中心还专门设立了乡事城办综合服务窗口,进城群众的社保、医保等40多项社会事务不出社区便能轻松办理。同时,完善街乡同等待遇政策,保证进城农民在继续享受原农村政策补贴的基础上,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标准的社会救济、教育、医疗等政策。目前农村居民在军人优待抚恤补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13类政策上已与城市居民实行同等标准。

“以前在山里头,靠种地养猪补贴家用,不仅辛苦,收入还少。现在住进了新房子,有了新工作,教育、医疗也得到保障,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来自雾溪乡水竹垟村的柳李红是首批搬到大坪社区的住户。2018年,她办起了“左邻右舍”来料加工点,年收入10余万元,带动了20余位从山里搬来的老人在家门口就业。

在大坪社区,像柳李红这样搬迁进城的致富故事比比皆是。为满足下山转移群众多元化就业需求,社区内还建立了大坪就业服务中心,内设电子商务中心、来料加工信息(商务)处理中心、来料加工技能培训中心和长者益智幸福坊等,确保群众“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

“我们不仅设置了街乡共议堂,邀请下山转移居民共商社区事务,不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邻里节等活动,增进邻里团结和睦。同时,还成立了大坪民族同心共建会、盆景产业协会、志愿服务队等组织,不断增强居民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坪社区党委书记刘燕介绍说。

据了解,大坪社区先后荣获第二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社区、“丽水之干”先进集体、县级高质量社区等多项荣誉。下一步,大坪社区还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调动居民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画出基层治理的最大“同心圆”。

(来源:云和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