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羊只和羊肉价格波动较大,对一些养羊企业和农户造成了较大影响。正在打造“中国羊谷”的甘肃环县,面对国内大市场的波动,及时细化羊只“三保一兴”措施,积极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全国大市场的波动,作为一个羊只饲养量超过300万只的县,如何有底气通过政策的宏观调控,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最根本的还是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环县建设了“引育繁推一体化、种养加销一条龙”的闭环产业体系和“政、企、研、社、村、户、服”七位一体的产业联合体。
闭环的产业体系,政策调控有了抓手
环县素有养羊传统,在祖祖辈辈的养羊历史上,能增收,却难致富。2013年,环县提出“双百双万”羊产业工程,可面对接踵而至的疫病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环县缺乏可控的抓手,羊产业一度进入低谷。
近年来,环县充分汲取前多年的经验教训,在持续大力发展羊产业中,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全产业链上,通过建设闭环的产业体系,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有效应对各种市场风险。
“有了闭环的羊产业链条,农户养,合作社育肥、屠宰厂屠宰加工销售,当遇到市场波动时,政府可以通过内部调控,让群众利益不受损,也让企业能更好地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环县县委书记何英禅认为,市场经济下,价格永远不可能持续向好,长期风平浪静,面对市场的低谷,政府的调控能够起到很好的杠杆作用,通过调控撬动更多的产业要素、资金要素融入产业链,不仅稳固了产业链,还有效地保障了各方利益。
2017年,环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厂,同步引进湖羊,随后,又在环县范围内建设了368个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38个专业育肥场,积极培育发展4.8万户养羊户。2021年度,环县羊只饲养量达到315万只。
面对近期的羊只市场波动,环县及时出台了《关于促进羊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十条意见》,又细化了《关于落细落实肉羊保护价收购政策的意见》,通过县内价格调控,保障羊产业稳定发展,保障群众养羊稳定增收。
优质的羊肉和种羊,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是永恒的法则。环县发展的肉羊,不论是羊肉品质还是种羊品质,都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环县羊羔肉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佳品牌,被列入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国家队运动员备战保障产品”,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产品,荣获全国十佳羊肉品牌第一名,第五届中国农业(博鳌)论坛指定产品,在第二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中国名宴”称号等殊荣;环县“山童牧歌”系列羊羔肉产品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曾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在国内外市场中,环县羊羔肉品牌始终独占鳌头,处于领先地位。
2019年,环县又引进了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并聘请了32名外国专家组成的“国际队”,86名国内高校羊业专家组成的“国家队”,并组建了以当地畜牧兽医部门专业人员为主要成员的“地方队”,构建了梯队型羊产业技术人才,从肉羊制种、饲草料配方等多个方面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技术服务,促使环县的肉羊品种、品质全面提升。该公司通过肉羊制种,研发出的“南湖羊”“陶湖羊”“陶南湖羊”不仅拥有产羔多的优质基因,还有产肉块、肉质好的基因,为环县发展中国羊谷提供了国内领先的技术支撑,也为国内提供了优质的种羊。
“我们的目的就是培育一种产羔多、产肉快、肉质好的一种新品种肉羊,这样在降低农户的养殖成本的同时,又同步提升了产出效益,实现了付出少收益多的双重效益。”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国智认为:“抵御市场波动,科技支撑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高效的服务环境,“企、社、户”有了稳定的“靠山”
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生命力。企业能够全力支持政府进行宏观价格调控,是环县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大成效。
“没有环县政府这些年细心周到的服务,我们公司不可能在环县落地,也不可能在环县长久发展。”环县中盛羊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延锋说:“如果营商环境不优,即使政府出台再好的调控措施,企业也难以支持调控政策完全落地。”
近年来,环县在发展草羊产业过程中,探索发展了“政、企、研、社、村、户、服”七位一体的产业联合体,政府通过引培龙头企业,建强合作社,扶壮养殖户,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优势、龙头企业的市场优势、合作社的主体优势、村集体的组织优势、农户的基础优势、金融保险等行业优势,构建产业联合体,通过政府帮、龙头带、合作干,把村集体、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共同服务产业链上的各个发展点,既提升了企业的发展动力,也激活了群众的发展动能,不仅解决产品销售的问题,还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有了多方位的服务,发展主体才有了空间和动力。”环县羊羔肉产业集团负责人姬鸿图说:“七位一体中的四项是政府、科研、村两委和金融保险等服务机构,他们都是为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服务的,有了这样的服务团队,羊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各个问题都能有效解决。”
(来源:环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