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下,江苏淮安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水鸟、野鸭惬意觅食。如今的白马湖水清岸绿,让人难以想象昔日围网密布、船难行、水难闻、人难住的窘况。
从单纯的湖体保护转向全流域保护,10条入湖河流确保清水入湖,水质总体稳定维持在Ⅲ类水标准,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白马湖的蝶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淮安实践。
近年来,淮安将白马湖修复与整治作为打通生态价值实现路径的重要试验田,统筹推进规划建设各项工作。在前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基础上,淮安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将白马湖打造成为“绿色高地”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项目,成为带动周边县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的“致富湖”。
先前,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各类湖区资源归属不明,白马湖被大肆围占,出现大面积圩埂围网。2017年,淮安片区白马湖测点总磷超标,最大超标倍数达2.08倍。
为全力推进问题整改,还白马湖碧波安澜,淮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对白马湖进行整治及生态修复,投资超30亿元实施退圩还湖、清水入湖、清淤净湖、生态养湖“四湖工程”,共开展36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上游的10条重要河道进行治理,通过截污治污、清淤泊岸等措施开展生态修复。退养湖面14.15万亩。转移安置855户3319名专业渔民,清淤4000万立方米,湖区净水面扩大到86.7平方公里,较治理前增加一倍。实施湖岸生态修复约50公里,恢复湖滨带约34公里。增加生态涵养林近8000亩,湖泊生态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年排放量大幅下降,水质日渐趋好,由劣Ⅴ类变成总体稳定在Ⅲ类水标准。
优良的生态湿地引来多种珍稀物种栖息。白马湖湿地公园现有鸟类175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省级保护鸟类82种,占湿地公园鸟类总数46.9%。
借着纳湖入城的“东风”,“生态+旅游”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白马湖的清水美景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元宝”。白马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逐年增加,正在形成以生态农业、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主导的产业布局,支撑和带动白马湖区域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白马湖修复整治是淮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聚焦源头治理,淮安将2021年作为淮安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年,投资47.75亿元实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1个,谋划实施“十四五”和今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环境基础体系,打造江苏“美丽中轴”和“绿心地带”明星城市。(吴琼)
融媒体编辑:管艳
责任编辑: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