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水,感受科技之力科技之光照耀希望的田野
信息新报| 2022-04-21 21:55:14

时值春耕好时节,处州大地上随处可见农人忙碌的身影——

在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里,种粮大户通过大数据监测与智能感应系统,在线采集气象土壤生长状况等信息,实时监测水稻生长状态;在松阳茶园里,茶农熟练地使用着物联网太阳能杀虫灯、农用无人机、风送喷雾机等新型科技化农机……

在科技加持下,万物在春色中次第“耕”新,一幅饱含科技色彩的春季农业生产图,正在丽水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上生动铺展。

搭载“双强”硬核生产力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缙云五羊湾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春萌刚和社员们一起打包完发往美国加州的茭白,又一头扎进村里的茭白基地里,忙着指导村民疏苗。

“缙云有10多项茭白种植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我们的茭白不仅长得漂亮,口感也清甜。”李春萌告诉记者,合作社借鉴欧盟的经验,提高了农药化肥准入门槛,成功使鲜茭白远销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在专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缙云的茭白种植模式也实现了多样化,“尤其是我们传承应用了历史悠久的茭鸭共生系统,不仅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丽水,古法耕作和现代科技碰撞出迷人火花的例子不胜枚举。在科技加持下,“稻鱼共生”“茶羊共生”“茭鸭共生”“林菇共生”“梯田共生”等共生系统和“养羊控草”“引鸟捉虫”“以草防草”等绿色生态生产模式,塑造出具有丽水辨识度的“古法+现代”耕作模式。

和缙云茭农们同样忙碌的,还有庆元县屏都街道官山头等村的果农们。最近,他们正争分夺秒为甜桔柚修剪枝叶。“得把横穿枝、病枝、枯枝都修剪干净,增加果树的透光性和营养吸收效率。”穿梭在果树间的一位果农告诉记者。

在实施科学种植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的产业设计下,甜橘柚实现“逆袭”,截至去年,种植面积已达1.57万亩,产量超过2.1万吨,产值实现2.52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甜桔柚产区。

同样源于丽水实施“对标欧盟·肥药双控”新三年行动计划,庆元甜橘柚实现从标准迈向品质的跨越提升,成为丽水农产品全方位提升的优秀代表。更令人惊喜的是,目前庆元县部分甜桔柚生产主体已成功通过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获得了全球通行“护照”,迈开了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近年来,随着更加符合丽水农情实际的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在处州大地全面实施,丽水的现代化品质农业发展面貌一新。无论是庆元甜橘柚的异军突起,还是缙云茭白畅销欧美,都是丽水全面实施“双强”行动的生动缩影。

当下,丽水正在编制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立具有丽水市特色的高质量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体系、高水平的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高性能的农业机械装备应用推广体系、高标准的农业绿色安全生产体系、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高附加值的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体系,在农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标志性成果,实现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现代农业迎来数字化变局

3月中旬,位于遂昌大柘镇的遂昌县高山名茶电商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投入试运营。“我们倡导’政府主导、企业运营、服务为主、市场为辅’的运作模式,可为茶企和农产品电商企业提供电商大数据分析、产品展示、直播带货、原产地仓储等供销一条龙的数字化互联网服务。”阿里数字乡村驻遂昌县高山名茶电商产业园运营经理叶霞告诉记者,未来还将协助遂昌以产业园为中心推出一系列如“高山问茶节”等主题营销活动,开展遂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茶叶为核心的精品网络打造等产业升级举措,“届时,这个电商产业园将真正成为遂昌茶产业走向全国的发轫之地。”

即将入驻园区的浙江剑光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公司总经理袁天增对产业园未来发展信心满满:“我们从2020年开始拓展线上业务,网络年销售额超过130万元。产业园将在物流、仓储等方面为我们进一步拓展线上市场带来更多帮助。”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丽水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数字”“未来”“升级”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

同样在遂昌,“未来乡村”蕉川村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里,“一杆农业眼”物联网的应用,让农民增收不再靠天吃饭。“一杆农业眼”实现了实时监测区域内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气压、PM2.5、风速、风向、雨量等,感知设备还能实现土壤温度、土壤pH值等土壤关键指标解析,并结合气象指标实现生长环境整体预判,指导农户及时进行农事干预。作为浙江省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核心区域,蕉川村因此实现产量、品质的双提升。

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现代农业精准预判,以科技赋能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在丽水悄然发生,这股熊熊燃起的“数字火种”带来的各种数字化未来场景应用,正在丽水一二三产形成燎原之势。

育种是农业领域科技含量高的基础环节。去年,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承担起国家水稻品种审定测试试验任务,而袁隆平团队的水稻测试品种也会在这里完成试验。

连日来,基地负责人厉定伟正在为春季生产进行日常监测管理,对各种智能监测设备进行逐一检查维护。“去年基地建成后,参与试验的品种累计达1210个,仅2021年参与试验的品种就达262个。今年计划新增50-60个品种,基地试验品种要超过400个。”厉定伟说。

如今,基地根据大田和田块集中程度,配套安装了气象站、墒情传感器、农田记录仪、作物生长诊断仪、高清球机、智能虫情测报灯、智能孢子捕捉仪、生态杀虫及遥感监测无人机等设备。

“现在坐在电脑前或使用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查看水稻的长势,并根据反馈数据即时作出对策。”厉定伟说,接下来,基地旁还将新建科技大楼,全面收集基地的水稻种植全流程数据,进而在数控中心进行整合分析和深度挖掘。

高科技利器助阵,让农业变得更具科技感。农机装备、农业设施、农业科技迭代升级,让丽水现代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打造丽水农业科技“最强大脑”

聘请中国工程院陈剑平院士担任总顾问,与省农科院、SGS公司等开展深度合作,接续推进“对标欧盟·肥药双控”新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国内领先、比肩国际”品质农业发展体系;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共建“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长三角创新中心”,打造茶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高能级科创平台……

产业要发展,技术是支撑。当下,丽水培育农业科研领域“最强大脑”的效果正在显现,一批农业科技的“最强大脑”正瞄准丽水九大农产品,建立了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去年,丽水高质量完成全国首个“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创建试点市”建设任务,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登录30个,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CAQS-GAP)试点生产经营主体65家,通过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生产经营主体39家。在丽水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的背后,是一批科技特派员为丽水品质农业发展添“智”又添“质”。

自2020年完成《丽水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修订,实施科技特派员“一乡一员三扎根行动”以来,全市173个乡镇(街道)实现省市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市派特派员项目经费从12万元提高到18万元。“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565项,推广新技术1500余项,举办培训班2300多期(场、次),培训农民十几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数十万册,带动松阳茶叶、缙云黄茶、庆元食用菌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

不仅如此,丽水还开展了百万农民素质提升促共富行动暨百万农民大培训行动。目前,已累计培育丽水“农三师”10572人,其中市级高级“农三师”180人、中级“农三师”1200人,覆盖蔬菜水果种植、食用菌、畜禽养殖、农家乐民宿、来料加工、农村电子商务、超市经营、乡村工匠等领域。

在科技助力丽水品质农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广阔舞台上,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农三师”等投身乡村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成为丽水“三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我市制定《丽水“绿谷英才”乡土精英选拔评定管理办法》,打通丽水“农三师”上升通道,每年有20名左右的优秀高级“农三师”评定为E类人才。同时,计划在2022年市级人才新政中,将新入选的高级“农三师”人才全部纳入E类人才;“十四五”期间,计划每年从高级“农三师”人才中遴选3名金牌“农三师”纳入D类人才管理。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农业科技型企业49家,累计达到144家;新增农业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累计达到25家;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创建取得“零的突破”,共建立3家……在持续加速的发展进程中,农业科技正成为丽水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之所依,内生后劲之所在,转型升级之所系。

(来源:丽水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