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一轮疫情,身为县政协第十一届委员、牛山医缘综合门诊部主任、北辰社区第四支部党支部书记的徐志兵主动请战,深入抗疫一线,以实际行动彰显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治病救人是我一生的心愿”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徐志兵,自幼便看着因吃不饱穿不暖、辛苦劳作的农民时常走进村卫生室治疗。看着疾病给农民带来的痛苦,“从医治病”的种子便在徐志兵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1988年,徐志兵考入东海卫校,从事临床医师专业学习。4年学习结束后,徐志兵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走上工作岗位,而是再次选择学习。
“在学习期间,我非常爱好中医。”1992年,徐志兵放弃分配的工作,走进连云港盐场医院学习中医知识。为能更加熟知中医的奥妙,徐志兵学习一年后,又走进连云港京海疑难杂症研究所,跟随8名老中医生再次学习。“我得益那几年的中医学习,不仅熟知2000多种中医名称、功效,更掌握了炮制技术。”1995年,徐志兵返回家乡,开始对外接诊,幼时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如今,徐志兵在县城开设了一家门诊部,并利用工作期间取得了北京中医科大学中医专业毕业证书。“我以儿科及成人调理为主。对于14岁以下的幼儿主要通过查看手纹来诊断;对于成年人主要通过经络,按照脏腑、季节、体质不同进行辩证调理、治疗,直致康复。”由于精湛的技艺、和蔼的态度,徐志兵每天接诊患者多达100人次。
“医生就要冲在前走在先”
“不要急,一个个来。注意一米线,口罩要戴好……”3月31日,在连徐高速东海张庄出入口疫情防控监测点前,身穿隔离服的徐志兵声音沙哑,不时提醒前来核酸采样的货车司机做好防护。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今年3月5日,传播性和隐匿性更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侵入港城。面对这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斗,徐志兵再次主动请缨,组织“东海县卫健系统核酸采样应急突击队”冲到抗疫一线,以生命奔赴使命,用使命守护生命。
“虽然我们不是编内人员,但抗击疫情是我们所有医者职责所在,使命所然。”为缓解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不足问题,当日夜里,徐志兵便立即召集应急突击队各小组长,连夜联系队员,并于3月6日早上组织74名民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下沉到牛山街道22个社区,与社区干部一起对往返海州与东海的人员进行大面积筛查采集,并对社区采集人员、录入志愿者做好自我疫情防护知识进行详细培训。“那几天,真的是争分夺秒,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天我们要采集人员信息在5000名以上。”徐志兵说,“只有掌握到最详实的数据,才能为疫情精准防控做出最科学的判断。”
一座城,一条心。面对诸多未知,徐志兵常常是冲在前走在先。在社区排查5天后,徐志兵又带领队员前往东海经济开发区,参加到全员核酸采样行动中去。“两遍8万多人次,无一人感染。”简短语言的背后,有徐志兵日夜付出。“那几天膀子都抬不起来,嗓子也说不出来话,常常一天就吃2顿饭,衣服还不知道被汗水泡湿了多少遍。”
3月10日,徐志兵又对22个社区的核酸采样点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现场采样秩序进行督导,并对出现的不足及时进行纠正,高质量完成50万余名居民一轮轮核酸检测;3月22日,在东海社会面清零后,徐志兵又被紧急调配到连徐高速东海张庄出入口疫情防控监测点,和交通、公安等一起坚决落实“外防输入”疫情防控策略,至今仍坚守在岗位。
“父亲是我一生的榜样”
“其他人员排成四班,我和队长长亮每人值守12小时。”作为“东海县卫健系统核酸采样应急突击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的徐志兵,不仅冲在前走在先,而且还主动接“烫手山芋”,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
白衣就是战袍,医护就是战士。“父亲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我也为家乡抗疫作贡献。”徐志兵之子徐梓轩说。2020年,徐梓轩通过社会招考,考入东海县疾控中心。去年底,被中心安排到省疾控中心参加业务培训。连云港市发生疫情后,徐梓轩主动向中心领导请示,自愿返回家乡,利用所学参与到疫情消杀工作中。
就这样,3月10日,徐梓轩回到东海,身穿“白衣战袍”,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中,与父亲一道诠释“白衣为甲”的深刻含义。其实,早在2020年初疫情防控中,身为牛山街道北辰社区第四支部党支部书记的徐志兵便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中,连续工作12天。2021年8月,徐志兵又自愿报名参与到县卫健委成立的核酸采样应急突击队,奔赴到县公共汽车站、白塔埠机场、牛山街道社区等核酸集中采样点工作22天。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每天行走3万余步的徐志兵说,“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我定会不辱使命。”
(来源:东海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