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发布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清单(征求意见稿),详细制订了每个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劳动技能。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的劳动清单分为生活小当家、创意小达人、家庭小帮手三个部分,小的类别又有卫生、整理、饮食、农活、手工等,清单的内容非常细致。初中段和高中段的劳动任务会更加复杂一些。比如初中生外出远行时,需独立完成行李箱整理与收纳;更换简易灯泡、水龙头、煤气灶电池等等。高中生除了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外,还要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比如了解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制作1项非遗文化物品;走访当地人才市场,了解人才求职方式和要求,编制1份自我应聘简历等。
发布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清单,对于推进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给家长指导孩子进行家庭劳动提供了明确的指南。劳动教育尤其需要“家校共育”,学生在家进行日常家务劳动,以及一定的生产劳动、服务劳动,有利于学生掌握自主生活的技能,并培养健康的劳动价值观,进行理性、积极的职业发展规划。
但是,在具体落实家庭劳动清单时,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
其一,教育部门、学校,不能简单地把劳动教育“推给”家长。劳动教育无疑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但是,不能由此增加家长的负担。每个家庭的资源不同、家长的能力也不同,如果学生要完成的家庭劳动作业变为家长的作业,这就会发生异化。事实上,随着劳动教育的推进,已有一些家长反映,学校要求学生做手工,变为家长做手工,还有的家长到网站上去买手工作业交差。
学校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应配备劳动教育师资,设立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实验室。如教学生学种花养鱼,如果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去做,家长为此就不得不找种花的地方以及买养鱼缸等,未必所有家庭都有余力做到这些。因此,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养殖、种植基地,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体验、观察、分析、研究,这可建立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深入、系统地推进。
其二,家长要转变育儿理念,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科知识学习,漠视对孩子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劳动教育是重要的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内容,但不少家长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连简单的家务活也不让孩子做。更严重的是,有的家长给学生灌输“漠视劳动、漠视普通劳动者”的意识,想以此“刺激”孩子努力学习,不当普通劳动者,结果却扭曲学生对劳动、职业、技能人才的认识,也影响到不少学生的成长。
因此,家长要重视对孩子劳动价值观的培养。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就算孩子考进名校,也是普通劳动者,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是把孩子培养为合格的社会劳动者。家庭劳动与学科知识学习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这是孩子“立德树人”的基础。
其三,家庭劳动不能变为走过场与形式。此前,有学校布置学生在假期里在社区做公益劳动,参加社会实践。然而,有不少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变为“盖章”“拍照”式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有的学生在居委会开一张证明就“交作业”。还有学校要求学生进行职业体验,学生为完成任务,让父母找体验的单位,到单位后根本没有什么体验,就在办公室里做作业。
劳动教育要重视过程、体验,因此,对学生劳动教育的评价,应该进行过程性、写实性评价,而不能仅仅让学生上传一张照片,或写心得体会、报告。这很可能把劳动教育变为形式,搞“摆拍”“纸上谈兵”。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基础教育要做到“五育并举”,就必须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重视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与在教育中获得的进步成长。(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