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如何化解矛盾纠纷?武汉市积极引导律师参与基层治理。
2013年,武汉市首次拿出1400万元,聘请专业律师为“社区律师”,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解答咨询、代理案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随着社会治理法治化快速发展,居民的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对法律服务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2020年12月31日,武汉市上线“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系统”(“法指针”)。武汉居民通过“微邻里”进入“法指针”,线上提出法律咨询,后台15分钟内推送专业律师解答。
周四约,到随时可约
2013年武汉开始社区律师值班制度,京德和衡(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谭玉华每周四到万人社区报到。
“起初,每周四去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后来我们参与的越来越多。”谭玉华说。
万人片区2016年底进行房屋征收,涉及居民五千多户。为加快征收进度,2016年年底至2017年,谭玉华和团队成员长期驻守万人社区,随时接待被征收居民、征收指挥部及代办公司工作人员的法律咨询,还调解被征收居民家庭内部矛盾,使家庭更快形成统一意见。
2019年,该片区征收进入收尾,谭玉华进一步参与整理资料、入户调查、谈判、指导代办公司工作人员程序上的合法性。2019年3月,“古田街万人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谭玉华调解工作室”设立,谭玉华团队其他成员也参与进来,更多居民来寻求帮助。
“社区律师生涯,让我成为一个有烟火气的律师,更深刻感受到基层法律服务的重要性。”谭玉华说。
2020年12月31日,武汉市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系统(“法指针”)上线,谭玉华第一批入驻。
15分钟全响应,24小时不打烊
5月30日上午6时,律师宋飞帅如往常一样打开手机“法指针”小程序。市民提问:“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
他立即回复:“首先得报警,由交警定责,根据定责来看是民事行为还是交通肇事罪。”不到1分钟后,小程序显示,回答已经被对方采用。
宋飞帅是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高级合伙人。2014年,他就来到江汉区满春街肖家社区值班服务,每周四上午8时30分准时“上岗”。如今,除了每周四的约定,他还有了每时每刻的牵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打开微信,搜索进入“法指针”小程序。点开法律咨询,页面跳转到所在社区,社区律师正在线上值班。记者尝试提问:“不缴纳物业费会有什么后果?”
5分钟后,社区律师一对一解答,并提出建议。
武汉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社区律师因故没有回答该问题,“法指针”系统会把该问题推送给律师服务团,他们会在15分钟以内给出解答方案。“法指针”系统上线后,实现社区居民、社区律师和社区工作者三方联动,社区律师提供专业调解和法律咨询服务,打通公益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24小时不打烊”的法律便民服务。
探索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武汉样本”
有人说,法律需求是偶发性刚需,只有打官司时,当事人才会请律师,有多少人一辈子官司在身?实际上,用户的法律需求并不仅局限于打官司,法律咨询更是日常生活中频次很高的刚需。
截至5月底,武汉全市村(居)律师入驻“法指针”平台律师已达3114名。6月份以来咨询量已过200条/日,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据了解,全市各类法律咨询中,前三类的问题分别为邻里纠纷、物业纠纷以及婚姻家庭问题,平均响应时间6.6分钟,响应率100%。
武汉市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从周四有约,到上线“法指针”系统,都是武汉在市域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有益探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课题。(记者 汤炜玮 通讯员 樊静 李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