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160年!红岛木船制作手艺传承断档,学徒也已57岁
半岛网| 2022-03-10 11:00:07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青岛周边近海盛产各类小海鲜,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依托自然环境,靠捕鱼一代代繁衍生息。要出海,需要渔船,造船也就成了当地海边传承的一门手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门造木船的老手艺面临尴尬的处境,年轻人已经没人肯干这种又累又脏的手工活,坚守的都是老年人。3月9日,位于红岛的红双木船厂内,一艘十余米的大渔船已经基本建造完毕,于业钢、刘同节等老手艺人正在加紧修建。当天他们迎来了一名新人当学徒,他是来自东北的57岁的祝建文。而73岁的刘同节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建造完这条船将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于业钢今年60岁,从20起就开始造船、出海,坚守木质渔船制作的手艺已有40年,造出大小木质渔船他自己都记不清了,目前他和同村的老刘是船厂的主力。目前,整个船厂共有5个工人,基本都已60岁以上,唯一“年轻”的是57岁的祝建文,他以前在老家制作过木屋,当天是他进入船厂上班的第一天,目前还是学徒。据介绍,红岛木船制造技艺已传承了160余年,70年前,红岛有木质渔船近千艘。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初,红岛渔业开始向机械渔船发展。但红岛当地渔民出近海,张网、拉网,还是使用木质渔船,一直延续至今。“这条船将近18米,还不算最大的,最大的我们建造过25米的,这条船再有十多天就可以完工了,加上发动机估计得五十多万元”。刘同节是工人里年龄最大的了,他一边为船驾驶室进行密封施工一边介绍,木船主体使用的是质地结实的槐木,其他地方用的主要是红松,缝隙用油泥加麻绳进行密封,全靠手工操作。“我们以前都是渔民,慢慢也学修船、造船,后来就专门造船了,现在老了干不动了,年轻的不爱干这个活。”刘同节介绍。

据介绍,木质渔船是我们传统捕鱼业的主要工具,其历史悠久,为保证渔船的坚固,在选料上有很多学问,木材要干燥、平直、圆滑,无疤痕、无虫蛀。木质渔船从加工到成形,100多道工序需要纯手工制作。根据尺寸选好木料后,定盘、艌船、做櫓、做舵、做桅杆和帆、做锚以及刷桐油等工序。祝建文的主要工作就是顺着板缝用锤用力将油泥和麻绳打进去,这就叫艌船。船底和船舷等重要部位需要二缝口,二缝口就是用密封过一遍后,再加上油泥再砸一遍,以防海水才能渗透。这些工艺需要老手艺人一代代传承延续下来,如今已经出现断档的现象。

渔船正在建造中。

渔船上的主要架构木材选用结实的槐木。

红松木板经过蒸汽软化后要尽快装到船上。

祝建文今年57岁,老家在东北,今天是第一天来造船,作为学徒。

祝建文配合于业钢上船帮,这道工序需要三个人配合完成。

船上的各个规格的板材,在一边用电锯加工完成。

73岁的刘同节造完这条船,也就“退休”了。

于业钢和老于(右)今年都是60岁,他俩算是造船的主力。

渔船再有十几天就要完工了。

这条船近18米长。

渔船即将完工。

渔船修建紧靠海边,建造完毕后就可以下水。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