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青岛打响。面对疫情,这场战斗没有退路,唯有胜利。一座美丽的城市,被病魔侵害是一种不幸。幸运的是,成千上万普通人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并迅速完成身份乃至心灵的转变。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
这是一座城市的底色,这是一个民族的底蕴。
3月15日,青岛各个核酸检测点,退伍军人、大学生志愿者等变身“大白”守在现场。在莱西,抗疫战线身后的民间力量成长更是让人心怀感动。没有天生勇敢,只因爱在心间。经霜寒梅香更远,相信经历这次洗礼,青岛将展露更美丽的春天。
“主动脱岗”的员工
“看着工作人员都辛苦忙碌着,我们就留下来了,十天还没回过家。”
3月4日下午,莱西世纪新华电脑公司接到一笔“特殊”的订单,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加急订单,需要几台台式电脑,要求做好电脑系统后送到指定地点即可。公司技术人员胡克杭、吕晓光处理完机器之后,虽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考虑到需要尽快配送,两人直接装车送电脑去了。同事们都以为,他俩送达后就直接回家了,结果到了第二天一早,公司负责人姜玉涛接到胡克杭的电话。
“姜哥,我们留下在这帮工作人员做好数据保障工作,就先不回去了!”胡克杭告诉姜玉涛,电脑及时送到了防疫筹备组,由于电脑数量较多,原有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于是他们留在现场帮助安装电脑、布置网线,做各种数据维护工作,一直工作到了凌晨。姜玉涛同意了胡克杭的请求,不用再回公司上班。
于是,胡克杭和吕晓光便成了盯守在电脑前的“志愿者”,轮班24小时在岗。
“看着工作人员都辛苦忙碌着,我们就留下来了,3月4日来的,到今天3月14日了,十天还没回过家。”3月14日下午2时,当记者联系到胡克杭的时候,他刚吃过午饭。他告诉记者,莱西突发疫情以后,有关部门对于大数据信息特别重视,特别是封控区、管控区等数据信息,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调配所有资料信息。他们就主动留在现场,处理网络设备相关事情并协助做好技术保障工作,“刚来的几天,每天需要忙到凌晨两三点,经常忘记了时间。”
“比起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我们只是维护电脑和网络,这点力量真的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我们没有留下当志愿者,只是在家待着,可能也是干着急,现在也觉得自己在后方发挥作用,有力出力嘛!”胡克杭说,他抽空会跟家里通电话,由妻子负责照顾老母亲。
“现在是两班倒,早上8点到下午6点,下午6点到凌晨1点,没有之前那么辛苦,眼瞅着每天的确诊人数在减少,觉得一天比一天踏实。”胡克杭介绍道。
“正好我有这一技之长,能被用上,就感觉可以出份力,被人需要也是一种被认可的方式。”吕晓光告诉记者,当哥哥听说他留下当志愿者后,非常支持他的做法,和邻居照顾起他的老母亲,所以他不需要担心家里的事务,可以全部身心投入守护网络设备无故障运行中。
“不务正业”的老板
“跟一线工作人员相比,这点真不算什么,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
相比留下当志愿者的同事,姜玉涛和店里其他同事,也没少忙活。3月9日中午,记者联系姜玉涛时,他正忙着给一位高二学生家长解决电脑问题。
“其实3月4日晚上,隔壁餐饮店就接到通知,要求暂停营业。我们一直没有接到具体通知,周围的商户都是自觉行为。”姜玉涛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大家的身体健康,3月5日上午公司决定暂停营业。
“让员工回家办公后,家人也劝我们回家歇着,其实我们也不想营业,但是也需要我们啊。”姜玉涛说,他和房瑞志是公司主要负责人,让其余员工休息后,他俩自然担当起运送电脑、笔记本等设备的任务,“特别是前两天,经常在夜里接到电话,需要哪些设备,需要送到哪里。”
“一点也没觉得辛苦,跟一线工作人员相比,这点真不算什么,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房瑞志在电话另一端讲出心声。
“电脑页面无法打开、突然无法上网了、摄像头看不到、听不到老师的声音……我们不断接到学生家长的求助电话。因为我本身也是家长,所以特别能理解那种着急的心情。”于是,姜玉涛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和同事轮流线上值班解决家长们的燃眉之急。
“其实有些故障问题,在懂电脑的人这里,都不算是事,但是指导部分家长操作也有一定难度,一般都会让他们拍照或者是录视频发给我们看看是什么问题。因为电脑型号不同,我没有办法给他们实际操作展示,就需要告诉他们操作哪一步,然后出现相应画面再进行下一步。越着急就越容易出错,总是要先耐心沟通不要着急。”3月14日下午,姜玉涛告诉记者,短短一周时间,他和房瑞志为近百名学生和家长提供免费线上维修解答、线下配件供应等应急服务。
“我是莱西人,一直通过手机关注着新闻。说实话,发现问题后处置真的非常及时有力,特别收到通知配送设备的时候,就有分秒必争的感觉,而且工作人员相当负责。”姜玉涛表示,这些给了他们信心,无论家人还是邻居,都在积极配合完成核酸检测。
“平民出英雄,当我看到那么多人出钱出力,大家都拧成一股绳的时候,就更感觉自己要做些什么,真是一点都不夸张。”说到这里,电话另一端的声音有些哽咽,姜玉涛表示有种想落泪的感觉。
“爱心饭团”越滚越大
“得为他们做些什么。”
“大事帮不了,小事一起努力,尽自己一份力量。”
3月10日上午,当记者联系到姜素娟的时候,她正在明星公寓做志愿者,当时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她匆匆挂断了电话。
姜素娟是莱西市南墅镇山后村人,1981年出生,做个体生意,在南墅镇开了一家童装店,叫婴乐岛童装。“3月5日晚上,我们就报名当志愿者了,不论干什么,随时待命。”3月10日晚上9时多,姜素娟给记者回了电话。此后几天,姜素娟陆陆续续跟记者联系着,每天都会发送一些志愿者的身影和体会。
“当时我看着有一个群里有人发很多社区医护和工作者没时间吃上热饭,太忙了根本顾不上。很多医护人员,都是外地来帮助莱西渡难关的,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得为他们做些什么。”姜素娟介绍,当她自发成立“核酸检测点热心服务群”后,大家纷纷加入群。在这个热心群中,既有商户也有普通居民,大家都很关心一线工作人员是否能吃上一口热饭。
姜素娟把手机聊天记录截图发给记者。“大事帮不了,小事一起努力,尽自己一份力量。”姜素娟在童装店大群中发送这样一句话,说愿意献爱心的可以加入小群。“需要怎么操作,需要我干什么,需要干什么你就在群里说!”商户和居民不断在群里喊话。
建群以后,大家都拿出看家本事,每天在群里通知哪个检测点需要饭菜,便有就近居民做好统一送到检测点。“有的负责蒸米饭,有的负责供肉,有的负责做馒头,有的负责炒菜,有的负责送饭,有的准备水果点心,有的提供餐盒,及时将热菜热饭送到了检测点。”姜素娟说道。
“第一天中午给教书庄送的米饭和西红柿炒鸡蛋,给唐家送的是大白菜猪肉炖粉条、土豆炖鸡腿;晚饭给崔家洼送的纯奶加里脊肉饼,给东泥牛庄送的大白菜炖大虾,给东馆村送的大白菜猪肉炖粉条还有土豆炖鸡腿。”姜素娟发来照片,记者看到有南墅大缸烧烤店给核酸检测点送的烧烤,红日美晨蛋糕店给核酸检测点提供了牛奶、点心等食品,小彬家电捐赠20台电热水壶,奎军农资店用自家设备和消毒液免费在村内消杀。
从配餐、分餐再到装餐、送餐,群里十几位成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每到中午和晚上饭点,便把一份份热饭送到志愿者手中。“3月8日晚上,大家收到‘封村’通知,无法再做饭进行配送。”姜素娟说,这没有封住大家火热的心,她已报名做核酸检测志愿者。
“唠唠叨叨”的志愿者
“每个人都会跟我们说辛苦了,这真的是让我觉得没有白累”
如今,姜素娟和几位朋友没有停下奔波的脚步,他们经过统一调配成为核酸检测志愿者,有的维护秩序,有的做信息登记,有的核查信息,有的贴标签……不少人承担着多项任务。
3月9日上午,姜素娟和王红、许嵘夫妇一起到南墅明星公寓做志愿者。
“我主要是贴标签,这个活得认真,一点都不能马虎,绝不能弄错。有很多居民年龄大了,听力减退,就需要我们大声告诉他,或者是用方言进行解释,有的老人甚至要解释四五遍。”姜素娟说,她负责将两张一样的标签配合录入资料员扫码,然后一张贴在核酸检测管上,一张贴在统计表上。
“其实真的是自己去做了这件事,才真正体会到那些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有多么辛苦,那种滋味无法形容。防护服里面捂得出汗,汗都顺着脖子往下流。”姜素娟说,她以前都是看着新闻报道上的志愿者,凭想象去感受他们的经历,如今亲身感受到了滋味。
3月13日一早,姜素娟拍了两张照片和一段视频发给记者,画面是已经做好准备工作,等待第八轮核酸检测工作照,视频里的工作人员精神饱满……
趁着午休的功夫,姜素娟又给记者发来消息,“昨天需要统计街道商铺资料,从早上七点多到岗就开始,一直到晚上六点半多才结束。王红在驻地负责资料输入,我和刘卫负责挨家店铺敲门统计资料。穿着‘大白’,号码也大,走起路来格外费事,里面出汗、外面淋着小雨,防护罩上往下滴水,把资料都弄湿了。为了保护资料,全天都是把身子往前微倾,把统计好的资料抱在怀里。”
“各家店铺负责人都很配合我们,每个人都会跟我们说辛苦了,这真的是让我觉得没有白累。”姜素娟告诉记者,从第四次到第十次核酸检测,她和王红、刘卫一直在现场,赵丽丽和许嵘在崔家洼社区协助核酸检测,“一直做到现在。”
来自“宝妈”的收获
“都非常关心我们。”
“通过做志愿者,让我认识到了另一个自己。”
姜素娟有两个孩子,老大是闺女,今年上高一;老二是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眼下,两个孩子都家中上网课。
姜素娟介绍,一开始是老大看着老二,两个孩子各自上网课,“结果,老二不大会用钉钉软件,总是要让大闺女帮忙。”姜素娟怕老二耽误老大学习,自己做志愿者不能及时帮助老二,有点犯愁。
“虽说是在外做志愿者,但是我也要对家人负责。现在消毒回家后,也不敢接触孩子,戴着口罩,自己在一个小房间。”姜素娟告诉记者,每次回到家她都坐在楼梯上吃饭,不想跟孩子们有过多接触,“丈夫平时不大照顾孩子,突然一接手,做的饭菜不合孩子胃口,孩子看我回家就连连吐槽。”
“妈妈,你不在家,我们太惨了,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姜素娟说,短短几天老公就感受到了平日照顾孩子的辛苦,对她在外奔波也表示担心,而更多的是理解。
“有这个机会,让男人也尝尝做家务带孩子的感觉,和孩子们好好相处相处,我就在外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在电话另一头,姜素娟笑了。因为家人,让她多了一些力量。
“谢谢,注意好好保护自己昂;谢谢,你们辛苦了!我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两句,做核酸检测过程中,遇见好多居民,都非常关心我们,一直在提醒我们。”姜素娟说,每次听到这些简单的话,心里都非常感动,“之前经营童装店,做个体买卖,人情世故无非就是老客户、老邻居之间的往来。通过做志愿者,让我认识到了另一个自己,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居民对我的尊重与理解。”
3月15日8时多,姜素娟又发了朋友圈,“第十轮核酸检测准备完毕”,配图是她和其他志愿者变身“大白”的照片。
[ 记者手记 ]
聚万千微光,绽城市之芒
一个人的平安健康,也许是一家人的岁月静好,一群人的平安健康,是千万家庭的负重前行。
2020年2月1日,正值大年初八,中午还未吃午饭,我被紧急派往青岛火车站采访,那里连夜紧急安装青岛首批红外成像自动测温仪。在青岛站东出站口,我第一次见到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他叫盖海建,当时是市南区火车站疫情监测第一突击队长。采访结束的时候,他私下告诉我,他“刚从部队退下来”。
2022年3月13日晚,我在朋友圈看到盖海建发了工作人员在江苏路街道核酸检测的工作照,让我想起两年前的那个下午,想起第一次见到“大白”时候的场景。3月14日一早,我顺着盖海建发送的定位,来到江苏路街道龙江路社区核酸检测点。虽然他身着防护服,但是由于身高较高,我一眼就认出来他。
“军人退伍不褪色,把部队的作风带到地方上来,这是我应该做的!”盖海建说道。
其实,我跟盖海建都不想以这种“大白”方式见面,他希望我把镜头聚焦在身边更多志愿者身上。有龙江路社区党委书记陈德斌一直守在核酸现场,也有00后大学生志愿者张玥一直在协助居民做核酸信息登记,有来青三十多年的居民张台泉一直在现场疏通居民按规定方向进出……
张玥告诉我,她以前只是看到志愿者身影,但从未想到自己成为志愿者的样子。一次次解释,一次次敲击,一次次指引,身边哥哥姐姐叔叔阿姨,都在教她帮她鼓励她。而我身边的同事,也有人成为志愿者,化身“大白”在核酸检测现场跑前忙后,最后用文字记录下来身边人、身边事。
努力、奉献和关爱,一直无处不在。
3月14日晚,我在微信群中收到小区工作人员发送的通知:3月15日早上6:30便可以下楼做核酸检测,不耽误小孩上网课,也不耽误上班族出行……也就是说,很多人在连夜做准备,无论是电脑设备还是信息采集、核酸检测和人员疏导。
“小心一点,不要被绳子绊倒。”工作人员用力喊了两声,提醒着两位老人。3月15日一早,我在小区楼下做核酸检测,从登记楼号到信息采集,10人一组、井然有序,工作人员还为老人和小孩开通绿色通道。检测过后,每个人领到一个印有参加核酸检测的小粘贴。
曾有一盏灯,用自己的微光撕破了暗夜的一角,又经过千万人接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在和所有市民一起努力,让这个城市温暖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