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一杯香茗,三五知己,一生足矣。
在文学大家沈从文的生命里,帮助过他的好友很多很多,像杨振声这样一直到晚年都来往密切的,着实不多。是杨振声,把沈从文邀到青岛,教书品茶,与志趣相投的文人畅谈理想;在青岛,沈从文告别了生活的窘境,舒适的环境使他文思泉涌,创作颇丰;也是在青岛,他卸掉生活的担子,有了追求爱情的胆量,所以他才再次鼓起勇气,向漂亮的姑娘张兆和写信,终于俘获佳人芳心。
此后大半生,沈从文与杨振声同甘共苦,一位国立青大的校长,一位才华横溢的讲师,在动荡的社会中,同乘一叶扁舟,一起与风浪抗争,即便被迫分开时,彼此也成为了一生的牵挂!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祺就曾说:“他们的交往真是君子之交,既无朋党色彩,也无酒食征逐。清茶一杯,闲谈片刻,如此而已。”本期,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沈从文研究专家,并打捞沈从文和杨振声的回忆录,还原两人“亦师亦长,亦师亦友”的感人往事。
青岛续缘
短暂相识,促成一生挚友
从福山路3号沈从文故居出发,如果沿红岛路,到大学路,再到龙江路,抵达龙江路11号,大约需要22分钟的步行时间。若是穿过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则步行一刻钟左右即可到达。弯曲的绿荫路上,应该有过沈从文的身影。
龙江路11号,是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故居。
其实,最早的故居论证中,杨振声的故居定在了黄县路7号,如今挂牌地址改在了龙江路。对此,中国海洋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杨洪勋先生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黄县路的地址是文史专家们根据记载论证的,然而,据杨振声儿媳、杨起院士夫人回忆,杨振声故居不在黄县路7号,在今龙江路11号。对此,杨主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梁实秋回忆文章中,杨振声、赵太侔和邓初(邓仲纯)三家合租黄县路的一栋房子,当时梁写的黄县路,系记忆有误。据在该楼住过的邓初小女邓宛生回忆,当年往在黄县路4号,一栋带院的三层小楼,一楼住邓初夫妇和幼子,二楼住杨振声、赵太侔二人,合用客厅。三楼孩子们住,有三个房间,杨振声三个儿子杨文衡、杨文藻和杨起住一个房间,邓初两个女儿邓译生和邓宛生住一个房间,杨振声女儿杨蔚住一个房间。当时黄县路房子不多,杨振声居住的这栋楼大门开在黄县路上,编号四号。后来随着黄县路上房子增多,楼门改开在了龙江路上,编号十一号。”
院内,一棵高大的槐树,用斑驳的身躯向游客展示了岁月的刻痕,老楼未经粉刷,保留着沧桑的印记。因为敬畏,不敢高声,进入侧门,老旧的楼梯发出沉重的响声。这栋老楼,曾接待过众多文人雅士、社会名流,其中就有沈从文。1931年11月21日,就是在这栋小楼里,沈从文与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正在喝茶,突然收到了一份令人震惊的电报:“19日志摩乘飞机于济南附近遇难”……消息如晴天霹雳,让一直将徐志摩视为伯乐的沈从文如跌入万丈深渊!相信,这栋小楼留给沈从文的记忆,应该是刻骨铭心的。
沈从文与杨振声的相识,可以追溯到1926年9月。彼时沈从文刚刚离开北京香山慈幼院,回到与胡也频、丁玲他们一起住的汉园公寓里,重新开启了卖文为生的艰苦生活。当时已经在京城小有名气的沈从文,拼命写作,期望能够在完成创作梦想的同时,也能糊口。
这一天,沈从文正怀着悲痛的心情,创作《忆陆弢》。陆弢是沈从文从军时的好友,因意外溺亡,这次事件也让沈从文毅然决定脱下军装,北上求学。然而,屡次考学失利后,沈从文只得靠卖文维持生计。1925年5月,沈从文的文章在《晨报副镌》上发表后,北大教授林宰平读到文章深受触动,主动邀请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到家里聊天,46岁的林宰平比23岁的沈从文年龄大一倍,两人却成为忘年交。林宰平随即提出帮沈从文找一份既能读书写作,又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
“我怎么就这么幸运,遇上这么多好人!郁达夫给我的春光还暖和着,又来了一个太阳照耀!”沈从文感叹道。在林宰平的推荐下,梁启超注意到了沈从文,并拜托熊希龄给沈从文安排了香山慈幼院图书馆的工作,让沈从文终于过上了一段惬意舒心的日子。只是,文人沈从文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份工作,重新投入全职写作,并为求学继续努力。
再次求学
面试零分,杨振声惋惜不已
正在创作时,刚刚毕业于燕京大学的同乡董秋斯和张采真前来告辞。得知沈从文求学的愿望,董秋斯立刻决定带沈从文到燕京大学报考。
1926年9月,秋高气爽,“一个高大的男人正审视着他,沈从文正纳闷,董秋斯过来指着高大个子的男人给沈从文介绍说:‘从文,这是我们中文系的杨振声杨教授。’”著有《沈从文的朋友圈》的杨雪舞撰文称,杨振声对沈从文早有耳闻,“我看过你的不少文章,写得很漂亮。”
面试零分,彻底给沈从文关闭了求学的大门。
在杨振声的安排下,沈从文参加了燕京大学9月20日的特二年制国文班入学考试,这是一次特殊的单独面试,然而,遗憾的是,沈从文“一问三不知,得个零分,连两元报名费也退还”。多年后,沈从文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这次面试,他的大学梦再次破灭。
对此,杨振声的儿子杨起先生说:“父亲知道结果后非常惋惜,他问那个主考人:这样的学生你们都不要?”显然,对于这个结果,杨振声是没有想到的。不过,也正是这次没有录取,反而给了沈从文一个全新的身份:大学讲师。被沈从文视为伯乐式人物的徐志摩,一直在从经济和事业上帮助沈从文,就在考燕京大学落榜的第二天,沈从文就参加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
两年后,沈从文在给徐志摩的信中,提到想进上海美专进修绘画,徐志摩回信说:“还念什么书,去教书吧!”因为他们的好友胡适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在徐志摩的推荐下,沈从文从一个北大的“蹭课生”,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学教师,并遇到了终身挚爱张兆和。
在沈从文从上海中国公学到武汉大学中流转的时候,杨振声仍然在为沈从文未能留在燕京大学而遗憾。“1929年,杨振声在燕京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时就着重讲解了中国新文学的现状,并选取了中外有代表性的作家,上半年选讲的为五四以来的中国作家,如鲁迅、茅盾、蒋光慈、郁达夫、沈从文等,外国的则有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哈代等。他曾多次向学生们推荐阅读沈从文的小说作品”,《友朋从文》的作者王道先生说,杨振声在外一直把沈从文视为文学才子。
杨振声字金甫,后改为今甫,1890年出生在山东蓬莱水城的一个渔民家庭,比沈从文大12岁。从私塾,到小学,再到中学,杨振声凭借聪慧的头脑和扎实的功底,顺利完成学业。中学毕业后,他就在蓬莱八中教书,并在此时娶妻生子。1915年,杨振声以25岁的“高龄”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19年考取官费,与冯友兰、何思源等一起赴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专攻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入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1924年回到祖国,投身于教育事业,历任武昌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在来青岛前,他的身份是清华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
1929年7月,杨振声成为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后来被推选为国立青岛大学校长。在确定聘任教师的名单中,国文讲师名单第一个就是沈从文,可见杨振声对沈从文一直是十分器重的。
破格聘任
“蹭课生”,执教国立青大
尽管没有过硬的大学文凭,没有耀眼的留学经历,杨振声依然接受徐志摩的推荐,决定聘任沈从文。“当时青岛大学的讲师薪金分为五级,从一百二十元到二百四十元不等,应该说待遇是比较优厚的。杨振声显然是想把沈从文引进他所任职的高校任教,从而解决他的生活问题”,王道先生说。
“杨振声先生打造的国立青大,在山大整个校史上,是前无古人的,他不拘一格聘任人才,聘任沈从文时是有人反对的,但他并不在意外界的眼光,他慧眼识英雄,给予他们广阔的平台”,山东师范大学李宗刚教授说。当时鲁迅就曾致函章廷谦:“青岛大学已开。文科主任杨振声,此君近来似已联络周启明之流矣。此后各派分合,当颇改观。语丝派当消灭也。陈源亦已往青岛大学,还有赵景深、沈从文、易家钺之流云。”
1930年9月,享誉南北大都市的著名小说家沈从文,第三次登上了大学的讲台,相较于第一次上台时说不出话来的尴尬场面,沈从文从容自信了许多。面对慕名而来的学生们,他应对自如,侃侃而谈,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满腹经纶,使得课程非常生动。
环境舒适,心情舒畅,文思泉涌,生活无忧,结束了此前的漂泊,在青岛时的沈从文一扫阴霾,变得热情饱满。除了讲课,他还会给朋友写信汇报近况,创作出许多小说、散文。
众所周知,在国立青大,有一个著名的“组织”:酒中八仙。由杨振声带领的闻一多、梁实秋、邓仲纯、刘康甫、赵太侔、陈季超、方令孺,组成固定酒局成员,“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豁拳行令,三十斤花雕一坛,一夕而罄”(梁实秋语)。这“八仙”有时也结伴出游,近则济南,远则南京、北京,出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豪气干云的样子。酒酣之余,杨振声带着他们一起在海边散步、到崂山观光,或是去海滨公园观赏海棠、樱花,应该说这一时期也是杨振声最为惬意的时期。
然而,在这群身影中,没有沈从文。“聚会中,常常少了为生活和情感问题所烦扰的沈从文。在这些教师中,有不少也是沈从文的至交好友,有时茶聚或外出郊游时,沈从文也会相从前往。有段时间,方令孺在青岛与人闹了一点不愉快要回北平时,沈从文还致信徐志摩,希望他能伸出援手给方令孺找一份工作”,王道先生说。
也就是说,沈从文虽然没有参加酒局,但并不像传言那样,不入流不合群,而是忙于备课创作,照顾九妹沈岳萌,追求爱人张兆和,无暇他顾。
在青岛,杨振声的校长生涯并不是很顺利,虽然他一直在竭力招揽人才,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但在校两年,由于时局动荡,学校里发生过三次学潮,作为校长,他需要劝阻,但他又非常理解学生,因此陷入了两难境地。据在校学生徐植婉回忆,当“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杨校长神情肃穆地走上讲台,以非常沉痛的声音向大家宣布了事变消息”,学生们义愤填膺,成立了“反日救国会”,“领导小组由杨校长、沈从文老师、两位男同学和我组成”。此举引起了当局不满。
由此可知,沈从文曾协助杨振声处理学潮这一棘手事务。遗憾的是,这一事件最终无法收拾,杨振声最后的结局就是辞职。在上一次因为假文凭事件引发学潮时,梁实秋曾说过:“今甫是彬彬君子,不善勾心斗角,对于任何人皆无疾言厉色,事变之来如疾风暴雨,其衷心苦闷可以想见。”
辞呈递交上去,被驳回,再递交,如此反复,1932年9月2日,杨振声的辞职案正式通过。时教育部宣布“解散”国立青岛大学,改组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任校长。
而杨振声去职之后,并没有离开教育界,而是进入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编选委员会”。这一职务又让杨振声想到了沈从文。
患难真情
预支薪水,帮忙赎回戒指
杨振声匆匆离开青岛,沈从文心情复杂。当杨振声催他北上的信件一封又一封抵达,甚至亲自回青岛邀请他时,沈从文还是没有立刻下定决心。他想追随好友,但身不由己。“其实沈从文之所以滞留在青岛,是因为此时张兆和已经来到青岛与爱人相伴。受生活现实所迫,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王道先生说。
尽管没有立刻与杨振声并肩战斗,沈从文仍是杨振声的支持者,1932年冬,沈从文和杨振声在北平与政界、文教界的于右任、蔡元培、梁实秋、闻一多等人参加了纪念清末起义军烈士唐才常的小型聚会。当时杨振声题写的诗正是在青岛时所作的怀北平诗:
别后伤时节,登高望旧京。
山空秋色满,海阔暮云平。
霞照千家火,风吹黄叶声。
归途踏明月,楼影数枝横。
刚刚辞去校长之职,杨振声心境复杂,在侧的沈从文感同身受。此后的聚会,两人相影相随。
为了招沈从文北上,参与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杨振声还致信胡适帮忙催促:“从文为青大留下,那次你寄来的《女声》,我已转寄给他了。但因他不来,我自己的工作就不免很忙,还是盼望他在一个时期能来,工作太多了——教科书、课外读物、实验与教授法——又想参考的广一点,一人是决计忙不下来。”直到1933年的暑假,沈从文才正式辞去青岛的教职,到北平参与杨振声主持的教科书编写工作。
“到达北平后,沈从文没有住处,最早是借住在杨振声家里,当时随行的还有张兆和、张充和”,王道先生称,张兆和的妹妹张充和曾记录下这样一件事:“一天,杨家大司务送沈二哥裤子去洗,发现口袋里一张当票,即刻交给杨先生。原来当的是三姐一个纪念性的戒指。杨先生于是预支了50元薪水给沈二哥。后来杨告诉我这件事,并说:‘人家订婚都送给小姐戒指,哪有还没结婚,就当小姐的戒指之理!’”杨振声为人热情而慷慨,对朋友常常会伸出援手,对于这一点相信沈从文也是记在心间的。
此后,两人几乎形影不离,编教材的同时,还合作编辑《大公报·文艺副刊》,同住颐和园。抗日战争爆发后,跟随北大、清华的教师撤离北平,沈从文与杨振声一路上颠沛流离,互相照顾,谱写了一段段“真情旋律”。从武汉,到云南,文人之间的患难之情,更是难能可贵。沈从文的长子沈龙朱先生在晚年曾回忆起杨振声,说:“爸爸的朋友中,我对杨振声的印象非常深。父亲叫他杨先生,我和弟弟叫他杨公公。他比父亲大,等于是长我两辈。”
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南迁,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杨振声担任联大常委、秘书主任。在一次教师节聚餐会上,杨振声向文学系主任朱自清建议:“可以让沈从文到联大师范学院教书。”尽管沈从文没有文凭让朱自清很为难,最终沈从文还是谋得了一席教职。
1946年6月7日,沈从文被续聘为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振声先他一步飞回北平,作为少数先遣人员回去接管北京大学和整修校舍,两家的住处都在中老胡同的大院里,他们的友谊,注定要继续下去。
或许因为奔波劳累,杨振声这位魁梧的山东大汉突然病倒了,1947年3月底,做了胃切除手术,胃被割去了一半。1947年5月6日的《大公报》报道了战后教育经费之紧张和教授生活之困难:“教授沈从文咯血。杨振声胃病,危险已过,身体尚未复原……”
“为了更好地调养身体,杨振声在好友何思源的劝说下去了颐和园休养。何思源早期曾在山东担任教育厅厅长,负责筹办国立青岛大学,杨振声则是青岛大学校长。此时,何任北平市市长,颐和园霁清轩被分给他私人居住,但他主动让了出来,让喜欢安静的杨振声入住休养”,王道先生说,霁清轩时光成为杨振声和沈从文继青岛之后的另一个休闲时光。
从杨振声致子女的信中可知,他本来是想来青岛静养的:“我本来去青岛的意思相当强,后来又想到弟弟不能去……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了颐和园……也许沈先生、三小姐来住个暑假。这房子可不坏,在谐趣园后面一个小山坡上,另一个院子,前门与谐趣园相通。关上前门走角门,就另成一个小园子,里面也有小河流、住宅、走廊、亭台、山石等等。讲幽静是颐和园第一,里面有几处房子,都分得开,我自然住了最好的,其余给弟弟留一处,沈家一处”。
杨振声带着儿子在昔日的皇家园林里享受着难得的宁静,陆续前来加入颐和园的还有张充和、傅汉思。霁清轩里还常有客人间隔来往。林徽因、梁思成、诸有琼、张友仁等曾前来探友和游园,为这个稍显落寞的园子增添些许热闹和温馨。
然而,这是他们最后的幸福时光。之后,沈从文因为遭到批判两度想放弃生命,走出阴影后主动要求下乡去,去四川参加土改。杨振声则被调往东北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主任。一南一北,却心系对方。
1956年3月7日,杨振声在北京去世,追悼会在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沈从文前去参加。1980年,美国学者金介甫来到中国对沈从文进行系统访问,在多次交谈中,沈从文念念不忘对中国教育贡献极大、对自己帮助极多的杨振声:“杨振声是代表北大在西南联大。他最大的贡献是把清华大学改造。他当文学院长时,将白话文引到学校,在青岛大学当校长时,做职员的可以听课,听八个小时的课,很有眼光。”
(感谢王道先生对本文的帮助,原创作品,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