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座有爱心的城市” 23岁小伙捐器官救九人事迹一经报道引来网友热议和关注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2022-03-31 10:22:52

3月30日,青岛举办第七个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日,现场对杨林进行缅怀。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23岁的杨林(化名)是青岛人,因为意外昏迷不醒,最终脑死亡去世。他的父母选择用爱化解悲痛,将儿子的肝脏、双肾、心脏、双肺、一对眼角膜等8个器官组织进行捐献,最终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匹配到器官,生命得以挽救。3月30日,半岛都市报独家采访报道刊发后,人民视频、腾讯、网易、微博等十几家全国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和社交平台纷纷转发,迅速引起全国网友热议和关注,大赞青岛是座有爱心的城市,也对器官捐献有了重新认识。

“我想签《遗体捐献书》”

“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结局,只不过,有的人不幸提前了些。”杨林去世后,义捐8个器官感动全网网友,人民视频、潇湘晨报、腾讯、网易、今日头条等平台纷纷转发,最终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第2位,抖音同城榜第1位,共超过百万网友评论和点赞。

抖音网友安琪在看完相关视频报道后表示:“我想签《遗体捐献书》,被青岛小伙的大爱精神感动,祝愿他的父母平平安安,希望我去世后器官组织也能够帮上其他人。”

网友李玉青:“伟大的父母,你们的儿子永远活着,为伟大的你们点赞,希望接受捐献的家庭好好生活,一起感受爱的世界。”

微博网友也纷纷“破防”:“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杨林是伟大的,他的父母是伟大的。”“之前去过青岛,对青岛的印象特别好,这是一座有爱的城市,那里的人都非常热情。”“之前就了解到青岛的器官捐献事业一直做得都很好,当地的红十字会特别给力,我们有捐献群,都很正能量。”“感觉人活一辈子,去世了还能做好事,真是很感人,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理解。”

“我替待移植患者谢谢你”

3月30日,接受肝肾捐献的几位患者成功手术后,一切指标正常,身体状态稳定。在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的重症监护室,由专门医护人员照顾。

在移植群里,一些“移友”在看到杨林捐献的文章之后,引起热烈讨论。对于这些“移友”来说,有人捐献就代表他们有了移植器官的希望。在这个群里,有为自己孩子等待肝移植的,有为自己父母等待肾移植的。在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就有很多患者在苦苦等待器官。

尹心(化名)的女儿4岁,是很多人口中的“小黄人”,需要换肝才能彻底改变生活质量,获得长期生存,“但是,全国需要进行肝移植的患者很多,即使有肝也不一定适合女儿,这需要不断地等待和匹配,但是每有一个人捐献,就代表着我的女儿也多了一份早点进行肝移植的机会。”

尹心在移植群里看到半岛都市报独家采访报道后,既心痛杨林这么年轻就意外去世,也替他的父母感到悲痛。“特别是看到记者写的那段他的父母签订《器官捐献书》的那一段,我真的百感交集,当时他的父母是多么纠结痛苦,最终才签下这份同意书。我替待移植患者,谢谢杨林。”尹心激动地说道。

黄圆(化名)的儿子15岁,是肝硬化患者,也需要换肝才能延续生命。她在全国各地求医,等待分配合适的肝脏,“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支柱,有了器官家庭才能维系,否则家就散了。杨林的新闻给我们打了强心剂,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他成了我们缅怀的典型”

迄今为止,我国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3万余例,成功挽救近10万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捐献数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者,捐献事业亟需进一步推动。

3月30日下午,青岛举办第七个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日,主题是“生命的意义”。缅怀当天,222位捐献者入住青岛市福宁园红十字奉献林。青岛红十字会副会长韩黎宾介绍,半岛都市报关于杨林的独家采访报道刊发后,大大推动了大家对于捐献的热情,“他成了我们缅怀的典型”。

“捐献事业的发展,代表一座城市的文明和进步。今天一早看到半岛都市报的新闻,很感动。8个器官拯救9个人,谱写大爱,朋友圈里纷纷转发,形成很好的效果。”韩黎宾介绍,截至2022年3月,全市已通过“大爱无疆——奉献者信息化平台”登记捐献志愿者6172名,已捐献遗体1088例;捐献角膜1771例,3500余名角膜致盲者因此重见光明;捐献器官1086例,救治器官衰竭者3000余名。

“青岛的捐献事业在全国领先,希望借助媒体的好新闻、好报道,再次推动捐献事业,让更多的移友看到希望,拯救这些群体。”韩黎宾说道。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