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以保障社会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缓解生活困难为主要目标,精准落实好完善好社会救助政策措施,事关人民福祉、社会和谐、国家稳定。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围绕提高社会救助效益,充分保障困难群体的生活权益和发展权益,不断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努力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人,也随之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市求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青岛求实科技集团董事长、青岛市潍坊商会会长林夕宝提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专业、公平、透明、精准”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构筑“暖心”城市。
参与出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专项救助相关政策的部门多,缺乏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各地标准不一,未实现细节规范;缺乏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平台,相关部门无法实现信息互通,导致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救助重复或者遗漏等问题;社会救助专用资金来源单一,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收入,国家财政压力过大,缺少民间资本的介入和补充;社会救助核定难度大,诸多硬性数据收集困难;思想认识不到位,单纯将社会救助工作视为政府的工作,忽略了政府是社会救助的主体,但社会力量是社会救助体系的组成部分。
面对这些问题,林夕宝认为,首先要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科学制定评分标准,分类管理救助对象。建议制定复合型的救助标准,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实现数据共享;利用云平台调取相关数据,综合对救助对象进行评定。对社会救助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及时解决临时困难,对有些家庭注重职业技能的引导和培训,鼓励低保家庭参加社会工作,实现社会价值,真正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其次,加强舆论引导,吸引社会力量加入社会救助体系,通过建立“爱心救助”、“社会救助工作站”、“社会救助基金”等,吸纳民间组织形式,充实社会救助的资本,拓宽筹资渠道。第三,加强社会救助组织建设,强化组织领导,提高社会救助专职人员的选拔质量,重视专职人员的政治素养、仁爱之心和专业知识,加大培训力度。第四,强化监督检查,惩处“关系保”、“人情保”,确保社会救助工作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第五,加大公示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通过网络平台、电话、信箱等形式拓宽投诉渠道,公示投诉方式并加大宣传力度。第六,设置社会救助作为独立科室,配备专业工作人员,细化工作流程,避免兼职岗位出现“打擦边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