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推进事业、谋划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雄厚的人才实力。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副局长、青岛市市北区政府党组成员、市北区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锡涛委员说,当前,海洋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践行海洋“强国、强省、强市”战略,实现海洋经济更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与核心。而船员是航运人才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为吸引更多船员人才在青岛就业与创业、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张锡涛建议,调整船员保险费率,支持发展航运商业保险,打造全要素人才服务体系,以做好船员服务保障工作,更好地促进航运业的发展。
张锡涛说,船员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是水运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际远洋船员虽然从数量上来说属于“小群体”,却是航运业参与国际竞争中的有力保障,也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随着现代船舶业的发展,船员一般都要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高级船员必须通晓航海科技、船舶管理、货运等多方面的知识,1名合格的船长更需要至少10年以上的培养周期,而国际运洋船员也是最艰苦、最危险、最具挑战性的职业之一。
“我国船员队伍规模和国际船员供给位于世界前列,船员队伍的素质和国际影响被广泛认同。”张锡涛介绍,据统计,山东海员外派机构数量达40家,2021年参加山东海事部门组织船员考试16.7万余人次,签发证书9.1万余本,青岛海事部门开展船员培训612期,适任考试61期,合格证考试476期,发放船员证书36320本,全省海员培训资源丰富质量优良,截至2022年3月,山东省培训机构16家( 本科2家、大专8家、中专2家、其他4家),船员市场发展良好前景可期,已初步建设了一支与“海洋强省”建设目标相适应、能够支撑全省港航产业发展需求的船员队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船员培养、劳务派遣、船员外派产业链条,“山东船员”品牌已具有国际影响力。
不过,张锡涛介绍,根据调研,我国船员的社会保障主要依据各种面向社会的社会保险条例进行,在保障船员权益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以陆上劳动者为主要考虑对象的社会保险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船员需求。再者,各地社保缴费的差距也会直接影响航运企业的注册落户。例如,青岛的社保缴费与上海、广州、深圳存在一定差距,以深圳2021年社保缴费为例,企业在深圳为船员社保缴费每月每人仅需600多元,青岛则是每人每月最低1000元左右,接近深圳两倍。企业和个人缴费负担过重,容易导致企业外流。
人才政策缺失也成为人才储备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张锡涛说,青岛航运类企业的流失,与缺少船员引留政策,船员无法留青服务,不能满足青岛航运业快速发展对船员的需求有关。此外,船员服务设施的缺失也亟待解决。
为了吸引更多船员人才在青岛就业与创业、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张锡涛分别针对船员保险费率、航运商业保险和全要素人才服务体系打造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
他建议,打造航运界“先行先试”的社保机制,适当降低船员保险费率标准,缩小与航运先行城市的社保差距。“这不仅可以提升船员的收入,同时降低了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还激发了航运人才和企业落地青岛从事航海事业的热情,有助于引进和培育一批特色航运创新型企业和机构、集聚一批高素质航运人才。”
同时,建议金融、人社、商务等部门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专门的航运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投保并进行补贴。政府和企业共同为航运人才购买商业综合保险,提高保险理赔额度,增加政府补贴部分的比例,特别是在防范伤病医疗、抚恤金等方面,以此营造行业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解除航运人才和企业的后顾之忧。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张锡涛建议,打造全要素人才服务体系,其中,国际航线船长可参与人才评定。人社部门调整完善现行人才分类目录,把符合条件的船长、轮机长纳入C类人才目录,大副、二副、三副、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电机员等其他高级船员纳入D类人才分类目录,明确航运人才普遍关心的落户、购房、子女教育等事项的相关补助标准和额度。
同时,建议建立非盈利性国际船员服务中心。中心将维护船员权益,发展船员队伍,收集船员常见的权益纠纷问题,帮助船员找寻正确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拓宽船员的求助渠道,为船员提供温馨周到的到港服务,助力推进青岛航运服务成为全球航运业的知名品牌。
“人才对推动航运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人才服务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产才融合模式,扩大青岛航运‘朋友圈’,形成完整的航运产业生态链,将对青岛市发展航运产业、壮大海洋经济产生巨大的助推作用。”张锡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