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玉凡 王洪智
都说“山东便利店看青岛”,近年来,包括以“便利蜂”为代表的平台赋能型便利店在内,各大品牌便利店纷纷在岛城跑马圈地,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贴身肉搏,一时烽烟四起。但近日网上热传全国多地便利蜂闭店,青岛也有数家便利蜂门店按下了“暂停键”。
什么原因导致多家便利蜂暂停营业?何时恢复营业?是否还有其他品牌便利店出现同样情况?应对的出路在哪里?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身处繁华商圈
三家便利蜂“打烊”
“楼下的便利蜂快点营业吧,我急着去送钱”……在不少岛城网友眼里,便利蜂的商品花样繁多,不仅有美食便当,还有自助咖啡等各种品类饮料,被称为“年轻人深夜食堂”,而它的暂停营业,给生活带来了不便。那究竟为何暂停营业?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青岛多家便利蜂门店。
在李沧区文昌路,记者注意到,一家门店刚刚挂上“便利蜂”的招牌即宣布暂停营业。门店内仍有一些货品摆放在货架上,门口张贴的两张“今日暂别 重逢有时”公告显示,“因为疫情隔离,商品运输受影响,本店将临时暂停营业,待疫情结束后本店将会复业经营。”此外,在距离这家门店不远的文安路上,一家还在装修的便利蜂门店也已停工,门口大门紧锁。
在繁华的李沧商圈,位于古镇路、苏宁大厦和向阳路的三家便利蜂门店也均已暂停营业。
“我们明天就关门了。”4月11日,一位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次要关挺多家的,上一次关了40多家。”对于何时恢复营业,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突然接到关门通知,“暂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
对于门店关闭情况,便利蜂回应是受近期疫情影响,导致物流、运输等出现困难,部分门店临时暂停营业,并非“关店”。4月12日,记者就青岛多家门店暂停营业的问题咨询便利蜂官方客服,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门店暂停营业,都是受到疫情(影响)或者公司规定闭店,具体什么原因我们客服也掌握不到。”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便利蜂是一家以新型便利店为主体的科技创新零售企业,自2017年2月14日首批5家店在北京同时开业以来,已为包括青岛在内的20个城市的生活圈提供服务。其发展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先后于2017年和2018年获得过两轮融资,2020年完成新一轮融资,累计募集资金达15亿美元。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便利蜂在全国的门店就已达1500家,公司在北京地区已实现盈利。
4月13日,记者通过启信宝企业信息平台查询得知,青岛便利蜂商业运营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20日,公司由北京便利蜂连锁商业有限公司100%持股。据公示信息,公司在青岛共有116家门店,其中,绝大多数门店经营状态正常,闽江路店、盛文国贸大厦店、苏宁大厦店等店处于“注销”状态。
加盟便利店
保守投入20万元
暂停营业的不仅仅是便利蜂,4月13日,青岛友客便利连锁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一波疫情出现后,友客客流量和物流运输受到影响,也导致部分门店不得已暂停营业。
“山东便利店看青岛。”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青岛市的便利店增长率在2019年就达到了33.3%。除了青岛市民熟悉的友客、可好、优同等本土品牌,还有“711”等外资“大牌”在青岛跑马圈地。便利蜂等新兴的互联网便利店品牌的加入,则进一步加剧了便利店市场的竞争。
但根据2021年5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销售额2961亿元,其中传统便利店2716亿元,尽管受疫情影响,仍然达到6%左右的增速,规模优势企业与小规模企业增长分化,头部企业的发展增速超过行业均值。
不久前刚刚发布的《2022年中国便利店产业全景图谱》也证实,近年来便利店门店数增速大幅上涨,规模门店增速虽然放缓,但总体销售额持续增长,日鲜食品受重视。据预测,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便利店品类日渐丰富,未来便利店销售规模将取得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我国便利店销售额有望超过5500亿元。
魏沛告诉记者,截至今年一季度,友客便利店在山东省内已有将近600家门店,“在我们的十年规划内,仍将全力专注在山东市场的深耕经营。山东省辖16个地级市、26个县级市,我们只进驻不到四分之一,我省仍有许多友客值得开发深耕的地区。”
记者从岛城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便利店加盟方式灵活,加之平台公司支持,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记者调查发现,便利店加盟模式有多种,例如有的是相关费用全部由加盟商承担,包含房租、设备、货品、装修等;有的模式是加盟商承担房租跟装修,平台公司承担设备和货品;还有的是加盟商承担房租、装修和设备,平台公司承担货品。其中,最后一种模式目前比较流行。以市北区为例,参考店面大小等因素,加盟一个面积五六十平方米的便利店,保守估算需投入20万元。
“加盟模式比较灵活,预算足的话选全投模式,这样加盟商的收入会更高,如果是预算不足,就选择投入少的。”这位业内人士介绍道。
引领新零售
关键在差异化运作
记者通过检索便利蜂小程序发现,青岛虽然已有数十家便利蜂门店处于“休息中”,但也有门店仍正常营业。
4月12日中午,记者来到市北区镇海路上的一家便利蜂门店,店内顾客络绎不绝,基本上都是年轻人。由于正值午饭时间,店内的炒菜、盒饭等颇受欢迎,还有顾客拿着笔记本电脑在就餐区临时办公。
记者体验发现,“自助”服务是便利蜂门店的最大特点。顾客在电子屏上自助选餐,柜台内的工作人员收到订单,迅速将产品和结账二维码递出,顾客凭码在自助收银机上结账,方便快捷。为了吸引更多顾客,门店会给每位新注册用户赠送5张7.9折的购物优惠券。此外,顾客在便利蜂下单后,还可以享受外卖配送。
据多个便利店品牌官微显示,当下便利店的业态多种多样,例如有的按类型分为水果+便利店、奶茶+便利店、社区便利店、写字楼便利店、商业街便利店等,也有的主打“网红”便利店,目标顾客为年轻群体,出售当下流行的产品,主要满足个人便利性消费需求。
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友客每年都会引进上千款常规新品、引领当地年轻消费者的零售消费潮流,“我们与青岛啤酒独家合作,设计出许多家的青岛啤酒特色店等,都是我们与日系或互联网便利店的巨大差异。”魏沛介绍,“我们更加了解山东各地居民的饮食文化,了解消费者口味需求与店铺的服务期盼。”
“同样的配置,同样的货品,为什么有的便利店很火,有的不行呢?说到底运作模式好才能赚钱。”业内人士郭先生表示,品牌便利店吸引顾客除了货品要全,还要经常搞活动,吸引用户注册会员,增加用户黏性。可以预见的是,经过差异化竞争,在不远的将来,竞争力较弱的企业终将会被淘汰。
■专家建言 打造一刻钟生活圈创新升级激发活力
2021年5月,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鼓励商业与物业、消费与生活、居家与社区等场景融合,支持“一店多能”满足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的日常生活和品质消费。青岛市商务局提出打造社区“15分钟消费圈”,积极实施“品牌便利店连锁推进计划”,本土便利店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青岛市政协委员、行风在线监督员王可锋认为,在近两年网络购物和疫情的双冲击下,便利店等实体店的经营受到了很大影响,生存压力变大。“说到底,实体店的定位是最核心的,我们所谓的‘新零售’业态,也到了一个战略转折的节点。大而全的超市竞争力不如之前,取而代之的是更细分的、更迷你的业态,针对某类人群、某种单品,下沉到某种消费目标的集合体。”王可锋表示,消费者对实体店更看重的是体验,例如这几年在岛城发展迅猛的盒马鲜生,其实体店不仅是生鲜购物超市,还包括餐饮等业态。
在王可锋看来,相较于大型卖场及超市和购物中心,便利店有其自身的优势:便利店一般开在社区或人流量多的地方,距离消费者更近;营业时间一般较长,其中很多24小时营业,消费者随时可以购物;还有便利店的商品分类小而全等。王可锋认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新零售”是一种信号,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城市消费的更新迭代,因为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等各种要素的升级,零售业必须创新,挖掘更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