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作为技术牵头单位,青岛蓝谷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的中国首艘自主航行300TEU集装箱船“智飞”号,在青岛港正式交付运营。该船由山东港口集团投入青岛港至董家口航线营运,将有望实现智能船舶与青岛港无人化码头的船岸协同作业。该船舶的运营标志着我国在船舶智能航行研发与应用领域处于全球前列,对推动我国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智飞”号驶离码头
“智飞”号由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建造,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监造。排水量约8000吨,总长117.15米,型宽17.32米,型深9.9米,设计航速12节,续航力4500海里,具备无人驾驶、远程操控、自主航行三大功能,船上设有310个标准箱,集纳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主要用于国内沿海航区集装箱船运输及智能系统测试。“智飞”号配备船舶航行辅助系统,以便在人工驾驶模式下为驾驶员提供信息、环境认知、避碰决策、安全预警等全方位的辅助支持。
“智飞”号在即墨区田横镇女岛海区试航
“智飞”号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落地示范船,集成安装了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智慧航海(青岛)公司等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完全自主研发的自主航行系统,采用中船重工第七〇四所研发的大容量直流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首次在同一船舶上实现直流化、智能化两大技术跨越。
“智飞“号的投入使用,将为实现船舶货运无人化乃至航运业态再造,奠定重要技术基础,对促进国内船舶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智能航运和船舶工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说水下避碰、新能源的储能箱,都会对船舶运营成本的减少提供很大帮助,这艘船的投入使用,将加快智能航运的发展。
该船通过5G、卫星通信等多网多模通信系统,可以与港口、航运、海事、航保等岸基生产、服务、调度控制、监管等机构、设施实现协同。2019年12月12日,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与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智飞”号的建造合同。2020年,青船公司与智慧航海公司精诚合作,克服疫情影响,加紧生产准备,确保该船于2020年5月15日正式开工。2021年4月30日,“智飞”号下水。随后船厂、船东、船级社、设计院多方联动,全力攻坚,确保该船在6月29日顺利实现了首航。2021年9月14日,“智飞号”,在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成功试航。
据介绍,青岛蓝谷紧密围绕服务海洋强国发展大局,不断聚焦海洋高端创新要素,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此前,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蓝谷管理局、海洋发展局、科技局、即墨区政府六方合作共建的青岛航运发展研究院及青岛智能航运产业园正式交付使用,16家智能航运领域骨干企业先行入驻,在蓝谷打造集技术研发、船舶制造、智能测试、运行保障于一体的全国性智能航运创新高地,助力青岛市智能航运产业发展。
国内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商船“智飞”号
据悉,智飞”号的研发制造是践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抢占海洋装备制造业高地、助力青岛“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积极举措,对推动国内智慧航海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对于青岛造船厂发挥传统制造业优势、推进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拓展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打造本土优势产业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