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地处老城区,人口多、空间资源有限,考验着市北区基层治理的智慧。为此,市北区以党建强基为引领,紧紧抓住党组织体系建设总抓手,夯实网格治理工作基础,从体系、制度、资源等各方面探索“市北打法”,最大化激活网格内外资源,实现网住群众需求、提升群众福祉的总目标。
基层党组织“动脑筋”,老楼院“治”出新气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24日傍晚6时许,家住人民路383号的张女士下班回来后,熟练地将车停在离家二十余米远的一个车位上。“车位是固定的,不用再担心回家还要抢车位,上下班方便多了。”她指指周围,只见邻居们的车辆也整齐有序地停放在专属车位上,这些车位依照楼院内部道路划线,还留出了消防通道。
然而,在几年前,停车难却是这个已经“43岁”的383号大院最头疼的问题。
“大院建于1979年,是一个开放式楼院,共有15栋居民楼、35个单元、居民1000余户。之前几乎天天都有因为争抢停车位引发的各种纠纷。”住在这里的居民介绍。
面对一触即发的邻里矛盾,海伦路街道顺昌路社区党委主动担当,根据收集的居民意见,提出停车自治管理。经过多轮的居民会议,才统一了意见。在留出必要的休闲空间和消防通道后,社区党委带领居民在楼院划出190个停车位,在进出口安上道闸。
“车主抓阄选择车位,每个车位每月100块,费用全部用于支付车位管理人员工资。”顺昌路社区党委书记周石峰介绍,在整治停车的同时,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和楼院党小组的作用,开始摸索楼院自管模式。有序运行后,楼院自管小组发现停车费用有结余,就将每月车位费减至90元,结余部分用于采购楼院监控、支付楼道感应灯电费和地面修复等。
在顺昌路社区党委引导下,人民路383号院停车变得有序。现梅 摄
如今,停车秩序井然,楼院环境整洁,383号大院的自管模式还引来都昌路7号楼的效仿。
基层治理好不好,关键看党的建设强不强。为了让党的“神经末梢”与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互融共促,顺昌路社区还通过健全完善“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组建“红色驿站”、“红管家”便民服务社、“红烛光”志愿服务社、“红乐汇”文化活动中心的“四红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网格支部“先锋岗”,为民服务“加花样”
今年以来,市北区建强组织阵地,开展“六个好”星级网格创建活动,目前全区22个街道940个网格已建成918个网格党支部,建成网格阵地420处。在这其中,活跃着不少具有创新力、凝聚力的“先锋岗”。
对家住贮水山社区的张菊来说,第三网格党支部委员沈海涛称得上是她家的“全科医生”,家中大小地方几乎都被沈海涛修过一遍。“我爱人过世后,女儿定居在海外,住的这个老房子时不时卫生间堵了、插座坏了,我就慌了手脚,不知该找谁。”有一年夏天,摔伤胳膊的张菊拨通了沈海涛的电话,卫生间的热水器坏了,下水管道又返味。沈海涛先是帮着去买上密封性更好的反水弯和水龙头,又多方对比挑选了一台新的热水器安上,前后忙活了好几天。“要是她自己出去买,得花2000多元。这次总共才花了600多元。”沈海涛说,自己懂些电器电路的维修,也愿意帮居民们在买设备和材料上把把关。
沈海涛介绍贮水山社区第三网格的帮办流程。刘笑言 摄
在贮水山路14号的“海涛帮办工作室”,储物架上摆放着密密麻麻的工具、零件和螺母。谈起工作室的成立,沈海涛说,14号楼院建于上世纪60年代,居民大都是老年人,生活很节俭,家里电器坏了,不舍得丢弃,但又找不到地方维修。“水、电、气,这是居民来反映最多的问题。”有个拗劲儿的沈海涛喜欢钻研,一开始不懂上下水,就拆一个旧管道反复琢磨,学着看图纸、看构造,慢慢地就能上手维修了。
“网格党支部提出了‘帮办为民’的口号,我们就发挥特长,居民‘吹哨’后,我们尽量让问题不出网格就能解决。”“有事找海涛”如今已是贮水山社区第三网格内居民的共识。在社区党委的帮助下,“海涛帮办工作室”又吸纳了几名有手艺的党员,扩展了为民帮办的服务范畴,每年为民帮办数千件。在先锋党员的带动下,居民之间也自发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
“红色合伙人”送资源,基层来了“生力军”
连日来,大雨倾盆,湖岛街道几户老小区居民家中相继出现房屋漏水问题。接到求助电话,街道的“红色合伙人”——青岛楼长修楼工程有限公司的经理周中领带着维修团队挨家挨户解忧。“检测后,我们为居民免费出维修方案和费用详实透明的报价单,让居民自己选择是去市场找施工单位,或者直接找我们维修都可以。”
2020年底,看到街道招募“红色合伙人”的公告,周中领立刻想到辖区的老年人和困难群体。“他们或行动不便,或家庭困难,应该有我们能出力的地方。”向街道表达想法后,双方一拍即合,签订《“红色合伙人”共驻共建协议书》,当天就定下了免费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服务群体。
30家”红色合伙人“抢领青海路社区的120个党建项目。北讯 摄
常年免费的服务有9大项,包括房屋漏水检测、暖气漏水检测、墙内管道漏水检测、屋顶外墙疑难漏水、卫生间漏水检测、下水管道堵塞检测等,几乎涵盖居家生活的方方面面。辖区居民只需拨打一个电话,就有专人上门提供服务。
“我女儿在外地,我也腿脚不方便,家里水管漏水,之前只能通过小广告找工人来修。自从‘楼长修楼’来了社区,不但免收人工费,售后服务也有了保障。”居民王女士成为第一批受惠的用户,对服务赞不绝口。
半夜为两户因下水道堵塞产生纠纷的邻居疏通堵点、帮80多岁的老夫妻检修空调……截至目前,“楼长修楼”公司已服务辖区居民500余人次。
在市北,像这样扎根在街道的“红色合伙人”已有745家,区级层面也与15家企业和社会组织签订“红色合伙人”协议。
据悉,“红色合伙人”机制正是市北区破解老年群体多、基层治理任务重的有效“打法”。该机制运用组织资源、组织优势,引导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采取资金、人力、场所、产品、专业服务等形式参与基层治理、精准服务群众,并在参与治理、服务过程中,自身得到发展。
眼下,在新时代党建引领下,市北区正将新发展理念落实到社区基本治理单元,通过探索老城区现代化治理新路径,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已蔚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