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滚动:局长与大V茶座丨数据赋能让青岛更聪明,局长举了一堆例子
大众报业·半岛网| 2022-07-10 07:49:25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数字化也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的关键力量。《数字青岛2022年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变革,加快实现城市“慧思考”、社会“慧协同”、产业“慧融合”、设施“慧感知”。

在7月8日举行的局长与大V茶座活动中,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张艳局长介绍了青岛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交流过程中,张艳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让大V们感受到大数据给城市和居民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

她表示,目前青岛全面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以“减证”促“简政”,推“免证”赢“民心”,着力打造“无证明城市”建设青岛模式。截至目前,已汇聚30亿数据资源,日均提供数据交换共享服务200万次,政务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99.5%。


(资料图)

数据让政务服务“无感化”

“过去,老人们每年参加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件很麻烦的事,得在规定时间内现场认证,常常排半天的长队。后来改成刷脸认证,在家里就可以操作。而现在,我们只要通过大数据的比对,比如在医院就诊、坐飞机等记录,不用任何操作就可以享受养老的待遇。”张艳首先列举了一个我们熟悉的例子,养老资格实现无感认证,虽然是涉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业务,但是这背后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

“传统的数据大多多头交叉且难管理,大数据局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打通、整合、共享、应用各部门之间数据,用数据来为城市服务,让市民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张艳介绍,大数据局加强政务数据集中汇聚,完善人口、法人、信用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库,完善交通出行、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等主题数据库,支撑各级各部门深度应用,促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企业‘非申即享’,企业什么申请也不用填,通过大数据的比对,只要符合条件,奖补资金就到账了。”张艳介绍,目前青岛共推出无感审批事项400余项,涵盖民政、人社、住建、文旅等10余个业务领域,为全市3万余家企业提供无感服务。

数据让市民生活更智慧

打破壁垒,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是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有了大数据的支撑,如何让市民生活更智慧,需要的是应用场景的创新。

围绕老百姓在生活、工作中的堵点、痛点,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生长,数据在民生领域显现出更多价值。在青岛,政务服务采用“刷码、刷脸”的模式将成为主流,“一码通城”正在覆盖越来越多的领域,通过一个码,可以实现身份认证、健康码、公共交通等功能。

在交通方面,青岛将完善“全市一个停车场”。通过智慧停车一体化平台,盘活停车位存量资源,实现态势总览、运行监管、决策分析、备案审核、停车宏观服务、高精地图 服务等功能。“前期我们已经开放了企事业单位停车场的共享,目前15万个车位已经接入,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30万。”张艳介绍。

在医疗方面,“全市一家医院 ”也正在试点推进。通过数据的共享,将实现医院之间的诊疗信息、检测结果互认,更加方便市民就医。

对于很多人关注的智慧社区,张艳介绍:“今年,青岛的智慧街区数量将达到150个,力争城市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40%。同时,我们也会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智慧社区、街区建设,探索新型智慧社区合理的运维模式。”

数据让城市管理更精准

在微观层面上,大数据的运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而在宏观层面上,海量的数据汇聚在一起,将为城市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在城市云脑展厅,记者看到了一张布满实时数据和智能终端采集实时画面的大屏幕。通过城市云脑,住建、园林、公安、交通、水务等市直部门及区(市)实现全市联动、感知设施统筹、数据共享、平台共用,“一屏观一城”。平台的“聪明”之处还在于他能够感知和流转。对城市运行状态的态势感知、应急联动、预测预警和决策支持,让城市治理更精准、高效。“今年,我们将继续组织各级各部门、各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全面接入城市云脑,加强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等充分融合共享,新接入场景不少于50个。”张艳介绍说。

此外,青岛作为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试点城市,也正在推进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的建设。“暴雨积水点、危化品、水库、燃气、热力、桥梁等的监测,涉及到城市的安预警体系,将形成公共安全底线。”完善和整合感知终端、打通数据信息、搭建监测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等感知和预警能力,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国钰)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