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魏家岛耳河村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绿油油的稻田里,一只只从南方远道而来的大闸蟹正在这里自在生长。通过打造高品质生态共养稻田,魏家岛耳河村在稻花香中孕育出稻花蟹,一曲生态和谐与乡村振兴的动人旋律正在胶州湾畔的这片土地上谱写。
【稻花香里孕育稻花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9月20日,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魏家岛耳河村,一块块四四方方的水稻田释放着绿色的生命力,一根根稻穗在秋日的阳光下随风摇曳。在环绕稻田四周的水沟里,平静的水面下正生长着一只只爬来爬去的大闸蟹。水稻与大闸蟹共生共养,在魏家岛耳河村生态共养稻田里茁壮成长。
在编号“南01”的一片稻田里,一种名为圣香66的水稻正在这里培育。2021年开始,这片区域开辟了青岛市高品质水稻共养示范基地,示范品种有越光、圣稻2572、圣香66以及圣香136,最终经过前期的试验种植,筛选出了适应性较强的优质水稻品种。如今在魏家岛耳河村生态共养稻田里,主要栽种着圣香66水稻,也有部分越光水稻。
与普通的稻田不同,生态共养稻田的四周建有三米多宽、一米多深的环沟。这些环沟在今年前期大规模投放了来自南方地区的大闸蟹苗。这些蟹苗往往会在稻苗生长到20公分长的时候才会放入沟中,这样就避免了蟹钳对稻苗生长初期可能进行的破坏。眼下,这些大闸蟹苗已经经过了近两个月的生长,预计十月份就可以陆续收获。因为大闸蟹在与水稻共同生长的过程中,会吃掉稻子飘落下来的稻花,因此村里把这些蟹子取名叫做“稻花蟹”。
【胶州湾畔曾经的鱼米之乡】
魏家岛耳河村位于王台街道最东北角,有着渔业与农耕的悠久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宋末元初的时候,村庄的先民们开始在这里定居,当时的人们就以渔业和农耕为生。”村书记魏希壮介绍说。
魏家岛耳河村周边的这片土地被当地人称之为“五河头”,也叫“五河口”。龙泉河、错水河、巨洋河等五条河流在这里交汇,并最终流入胶州湾。每当天文大潮的时候,海水往往会倒灌到五条河内,使淡水与海水相融合,形成这里特有的“两合水”环境。上世纪60年代中期,原胶南县委派驻农业专家工作组对魏家岛耳河村的土地进行改良,并引入上游韩家寨水库甜水进行大规模水稻种植,偏盐碱的土壤结合着甜水的灌溉造就了香甜可口的岛耳河大米,高峰期村庄种植面积曾达到2000多亩,主要品种是黄金稻、白金稻。据说,因为村子产米多又好吃,没有一个男青年会“打光棍”。
“当年我的父辈们也都下海打鱼,当时村里有几百条渔船,可以说是千帆竞发。”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魏希壮,童年时曾见到过村庄渔业繁荣的景象。如今,村子里的渔船没了,一段时期里村民们大搞水产养殖,水稻种植也渐渐无人问津,曾经远近闻名的的岛耳河大米销声匿迹。
2020年,村两委班子积极对接山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并在王台街道办事处及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让沉默了近40年的岛耳河大米重新凤凰涅槃。2021年5月,青岛市高品质水稻共养示范基地落户魏家岛耳河村,村庄由此真正走上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之路。
【因地制宜科技兴农】
生态共养稻田的打造既体现着村委班子与村民们的集体智慧,也需要专业的科学技术来提供保障。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为魏家岛耳河村优选稻种,并提供田间管理等多方面的技术指导。
“村庄在历史上是水稻种植区,说明选择在这里种水稻没问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赵庆雷博士主要为生态共养稻田提供技术咨询与支持。“从山东省范围来看,济宁地区有一些共养稻田方面的应用。”赵庆雷博士表示,在青岛地区像魏家岛耳河村这种环沟式生态共养稻田比较有代表性。在我国,南方的江苏、湖北等省份生态共养稻田模式开始运用的比较早,东北一些产粮地区也有,但并不都采用环沟的模式进行养殖,而是将螃蟹等散养在稻田里。环沟模式有利于对水位的自由调节,同时方便晒田养地。
“在共养稻田里,水稻和大闸蟹可以各取所需。”赵庆雷博士表示,大闸蟹可以在水里吃水稻的副产物,比如稻花、烂叶等,同时也可以帮助水稻吃掉部分害虫,一方面起到减少病虫害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螃蟹饲料。而对于水稻来说,大闸蟹在水中的排泄物等也可以充当肥料反哺水稻生长,为水稻提供更营养的水质条件。
经过一年的试验培育,如今水稻与大闸蟹共生情况良好,生态共养稻田面积从2021年的五六亩发展为如今的上百亩。
【定期巡逻24小时看护】
“大闸蟹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脱壳,基本上半个月一次,要经常注意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魏希宽是村委会里的农业技术员,平日负责对生态共养稻田的看护工作。
“你看看,螃蟹肚子上的壳还有些发软。”魏希宽从收起的网子里掏出一只大闸蟹翻过肚子来说。为了让大闸蟹能够健康生长,他经常会捞起螃蟹来观察其生长情况,检查有没有生寄生虫和其他方面的问题。魏希宽有着多年的海蟹养殖经验,在大闸蟹的养殖方面也颇有心得。“对环沟定期换水很重要,水新鲜了才能保障大闸蟹的生长。”魏希宽说,生态共养稻田里的水都是可以循环的,经常需要把附近河水引进来给螃蟹更新生长环境。
大闸蟹在环沟里生长的过程中,会经常爬进稻田里活动觅食。有些时候,一些“调皮”的大闸蟹也会尝试爬上岸边。为了防止大闸蟹“逃跑”, 环沟四周还会加装隔离网,隔离网的上端装有塑料布,大闸蟹如果爬到塑料布上就会自己滑下来。与此同时,看护人员需要经常在环沟外围巡逻,发现跑上岸的螃蟹就及时把它们放回水里。此外,稻田里多个区域都安装了监控设备,工作人员分班倒24小时有人进行看护。
在对螃蟹进行精心呵护的同时,水稻也需要进行精细管理。为了防止病虫害的侵扰,稻田四周安装有草地飞蛾诱捕器等,从细节之处保障水稻的健康生长。
【经济效益未来可期】
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培育,如今魏家岛耳河村的生态共养稻田面积达到了130多亩。“去年的试验田亩产大米约800斤,大闸蟹亩产约300斤。”村书记魏希壮说,以大闸蟹为例,每百斤的产值约3万元,每亩地的产值算下来对于村庄来说相当可观。
在生态共养稻田里生长的大米营养丰富品质高。这里的水稻属于一季稻,通常有近半年的生长周期,这对水稻这种农作物来说十分有利。收获后的大米未经过抛光打磨,进而百分百保留了营养成分,口感软糯香甜。魏家岛耳河村将自己的大米定位于高端大米,以高品质赢得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今年的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一天王台街道将举办第3届螃蟹节,而传统养殖的海蟹如今仍是这里的主角。魏希壮表示,随着生态共养稻田的发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村庄的大闸蟹也会登上螃蟹节的大舞台,端上更多海边人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