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青岛名人访谈录|东武刘氏之后,三代名医世家,九旬刘镜如坐诊著书两不误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2022-10-06 15:52:23

秋日,阳光明媚。踏着行道树洒落的细碎光斑,行走在石板路上,酝酿着这次采访。

从延安一路,通往栖霞路,有一段非常喜欢的小路。门内,一墙蔷薇花开正盛,在地图上,叫蔷薇路。在墙外,是一条与蔷薇路平行的百米小路,缓缓上坡,行人不多,异常安静。墙上一幅幅彩绘,是标志性建筑,鲜艳灵动,继续前行,一幅画只有底色,似乎还未完工。路的尽头是一段石阶,放慢脚步,感受海滨老城的独特魅力。


【资料图】

到了。

栖霞路老楼里,刘镜如先生闻声而出,开门迎接。90岁高龄,腿脚灵敏,耳不聋眼不花。他还在忙碌,在他喜欢的医学和文学领域。

刘镜如先生是刘墉的后人,父亲刘季三是青岛名医,大伯刘少文是青岛中学教师,留下的《青岛百吟》记录了青岛的风貌印记,成为研究青岛的百科全书。

刘镜如先生子承父业,攻读医学,以青岛市卫生局局长的职位退休,仍笔耕不辍,读书作诗,并在同仁堂坐诊。他的夫人王纹,是清朝法部右侍郎、书法家王垿的重孙女,刘氏、王氏两大家族的传奇故事,更是刘镜如研究的方向,“我尽我所能整理资料,希望能让更多的后人了解祖辈,了解青岛”。

1

刘墉后人,从政从医

书房里,和刘镜如先生对坐。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

5年前,这样的会面是因为王垿。

阳光洒进房间,柔和,温暖。一杯清茗,一段对话,近两个小时的思想碰撞。

“我的祖上就是学医的,九世祖刘奎是全国名医,我的祖父和父亲也是行医出身”,话题开始于东武刘氏的传承。

诸城,汉代称东武,刘氏为名门望族。因出了文正公刘统勋、文清公刘墉、文恭公刘献之三公和刘统勋、刘墉父子两代宰相,而获乾隆亲书“清爱堂”的匾额,赐诗“海岱高门第”。

东武刘氏一世祖刘福公,原籍江南砀山大刘家村。明弘治二年迁居逄哥庄,成为雇农。辛苦劳作,养儿育女,到四世祖思智公考取邑庠生,开始了农耕到仕途的转变。六世祖刘必显,于顺治九年考取进士,入仕翰林院,做了十年官,曾任户部广西司员外郎,以清正廉明、勤奋为民著称。也正是他,开启了东武刘氏的显赫名声。

刘墉资料图片

刘必显有四个儿子,均考取了功名,也分成了四支。

其中三子刘棨进士及第,曾任四川布政使,一生宽厚仁德,胆略高远,崇尚教育,赢得百姓的爱戴,朝廷嘉奖。他育有十子,也均有功名,三子绶烺,举人出身。刘统勋是他的第五子。刘统勋(1700年—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文正公,首席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他直言敢谏,向皇帝参奏大学士张廷玉和尚书讷亲,且是治水能臣,乾隆股肱,深得民心。

他的长子刘墉,大名鼎鼎,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

刘统勋的三哥绶烺育有两子,次子在18岁时就病逝了,这让长子刘奎伤心不已,他决心从医治病救人,日夜不辍,行医于北京、西安、山东各地,是嘉庆年间的著名瘟病学家,当时就有“南臧(枚吉)北黄(元卿)中刘(奎)”之说,名载《清史稿》。

因此,从东武刘氏九世祖起,刘家后人走向了两条道路:从政和从医。

刘镜如先生的祖父刘景文是十三世,一生致力于岐黄,焚膏夜读,终生不懈,崇尚医德,行走在诸城、高密、安丘、胶州一带,绵泽乡里。业余时间,喜读诗文,结社作诗。

刘景文和夫人冯氏育有五子,长子少文,三子稚文,五子季三,另外两子早殇。

“祖父从医是有渊源的,他生于1870年清朝末年,时局动荡,从政之路势必困难重重,因此他承继九世祖的祖业,选择了从医”,刘镜如先生说,父亲则子承父业,也做了医生。

而刘家长子少文,则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教书育人。

“到了父亲这一代,主要是两个专业,医生和教员。我大伯刘少文(1888年-1948年)就是中学教员。他毕业于青岛礼贤中学,本来是有机会获得保送到德国留学的,由于日德青岛战争,和祖父病重,所以耽误了。他能去留学,学术地位和学术成就会比现在高”,就这样,刘少文留在了礼贤中学当老师,做了一生的教员。

刘少文,自幼跟随父亲读书,熟读《四书》《五经》,强记博识,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在青岛,他留下了大量的诗篇,集结成《青岛百吟》。他的诗涉及青岛的社会时政、文化百象、名籍考据、山水田园、滨海风光、市井风情及友人酬答等,著成《秋溪诗斋》、《秋溪日记》,成为青岛的百科全书,部分手稿存于青岛市档案馆。

2

名医刘季三名震岛城

长子没有子承父业,三子刘季三选择了从医。

“当年的医生是需要文学水平的,也就是儒医。祖父就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父亲跟着祖父学,先学的是文学,打好了文学基础,才学的医学”。十几年间,刘季三跟随父亲一路走一路学,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刘季三先生

自十七岁开始,刘季三开始学着代父应诊,自习医术,二十岁时便能独立应诊。适逢流感盛行,刘季三凭借高超的医术救人无数,民众赠给他“济世活人”的匾额。

青岛,同生药房,始创于1927年,创始人徐幼平与刘季三是同乡。他毕业于山东公立政法专门学校,不懂医学。却在青岛开设了药房,为了提高知名度,他邀请诸城名医刘季三来药堂坐诊。药房迁入无棣二路29号,刘季三成为了药房的金字招牌。

由于在青工作顺利,也为了逃避战乱,1938年5月,刘季三将全家带到青岛,住在无棣二路43号,正式定居。

然而,来青岛后的日子也不好过,日本侵略青岛后,取缔中医,刘季三埋头著述,为社会义诊,受到大众的称道。徐幼平病逝后,药房卖与潍县郭氏,遂迁至无棣二路68号(后改66号乙),更名为寿春堂药房,刘季三照常挂牌坐诊。他还组织名医成立了青岛中医研究会,著述讲学,兼任讲习,主编了著名医学季刊《医药针规》,对《伤寒论》研究独树一帜。

受祖辈的影响,刘季三崇尚儒学,藏书5000余种,注重苦读,平生手不释卷,尤颇深通文史,精于词章之学,擅长书法。著有《松荫庐诗词稿》、《历代诗选》及《学书》手贴等。

刘季三先生在家中

刘境如先生根据父亲的遗稿,编刊为《刘季三诗词书法集》行世。1955年7月,刘季三先生出任青岛市中医院首任院长,1958年兼任青岛中医专科学校校长。用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疗效可靠的经典方剂,制成黄连膏、湿疹膏、太乙膏、金黄散、肝脾双理丸等中药制剂成药,广受欢迎。

刘季三从医的可贵之处,是倡导以医德济世,见病危患者从不退却,急病人所急,紧急施救。

刘镜如先生的家里,藏有多本吕美荪的诗集,其中有其伯父、著名诗人刘少文在书摊购得的,更为珍贵的是《葂丽园诗》(叶恭卓题)一书,封面有吕美荪亲笔书写的“季三老弟惠存著者吕美荪中风病中赠”字样,《葂丽园随笔》封面写有“美孙(荪)先生所赠壬申春季三识”的字样,可见两本书都是吕美荪亲赠的。那么他们两人如何相识呢?刘镜如先生说,吕美荪患中风病,是父亲帮她医治的,她后来慢慢好起来,便赠书给父亲。

刘季三先生任教照片

1955年夏秋之交,刘季三先生用清瘟败毒汤冲服黄安宫丸一粒,救活了朝鲜代表团一员,来青访问时,这人患湿瘟,多方救治,生命垂危,幸得季三确诊,得以生还。

晚年,刘季三寓居青岛伏龙山,宅旁植有丹桂一株,因爱其“春敷夏绿秋华冬荣”,故自号“老桂山房老人”。他一生从医讲学,桃李满天下,成为全国知名中医泰斗。1975年3月20日,病逝于青岛。

3

潜移默化,走上从医之路

关于父辈的故事,很长很长,刘镜如先生一直在研究,他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希望这些珍贵的史料不被忘记。

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刘镜如先生侃侃而谈。1932年1月6日出生于诸城,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随父来到青岛后,为人生而奋斗,90岁仍笔耕不辍。

人的一生就如同草木,有过荣与枯,看似稍纵即逝,实则沧桑无尽。

青年刘镜如

“来到青岛后,我开始在离家很近的黄台路小学上学,在当时,由于生源复杂,黄台路小学体育成绩突出,学习成绩不算优秀。为了考取高中,我就转学到了崇德小学,从五年级升入,上了一年,考取了礼贤中学”。在这一年的时光里,刘镜如认真学习,为升初中而努力。班上的同学他也渐渐熟络,并记住了一个名叫王纹的女生。

礼贤中学在当时是比较好的中学,但属于私立学校,学费较高,家庭负担较重。大伯虽然在礼贤中学教书,却也常常因为学校发不出工资而典当衣服。所以,刘镜如读了一年后,转学到了铁路中学就读。当年的“铁路中学是公费学校,主要针对铁路子弟,由铁路系统拨款,免学费,管吃住,一天三顿大锅饭,窝窝头”。如此“优厚”的待遇让刘镜如得以完成学业。

中学毕业后,刘镜如决定考大学,学什么呢?当然是医学。

父亲行医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目睹了父亲救人的过程,尤其是人们对他的尊敬,让我印象深刻,使我觉得医生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日后,当上世纪50年代,刘镜如成为医生,下乡去给人看病的时候,也体会到了那种被人尊敬的感动:“老乡对医生非常客气,进门先让喝水,甚至摆好酒菜,让医生吃饱再看病,我都拒绝了”。

因此,刘镜如毅然报考了山东大学医学院。

1946年,山东大学在青岛恢复办学时,接收合并了德华高等专门学堂医学学科,成立了山东大学医学院,是全国创建最早的36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设医疗专业,学制六年,面向全国招生,院址在德平路5号(现青岛四中)。1956年独立建院,称青岛医学院。院本部设在黄台路10号。

不同于父亲的中医,科班出身的刘镜如在学校里学习的是西医,“我们在医学院读书的时候,有解剖课,福尔马林消毒后的尸体,放在解剖台上,上课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哪里是心脏,哪里是肾脏、血管,我们必须都去看,也有害怕的”。每次课程结束,满身的福尔马林味道,经常让刘镜如吃不下饭。

不过,一位小学生的话触动了他,也坚定了他学医的信心。“我记得有一年,有小学生上医学院参观,他们提出来解剖室,我说学生太小了,别参观了。有一个小孩很聪明,他说,这是科学,我们要尊重科学,怕什么?”这个场景让刘镜如记忆犹新。

医学院的场景,在外人看来非常惊悚,而对他们来说却习以为常。

“我们一天到晚都会拿着人骨头回宿舍,研究骨骼,天天念,判断位置,因为这些知识必须靠记忆,才能熟练”。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也早已刻在了刘镜如的心里。

医生刘镜如

多年后,当刘镜如成为岛城名医的时候,他曾抢救过一位病人,“病号已经没有了呼吸,但有心跳。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仪器,全靠人力。我带着10个学生,一个学生半个小时,24小时做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就这样抢救了半个月,直到病人恢复意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

这是父亲教给他的,也是在医学院里学到的。

由于赶上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学制压缩,刘镜如他们这批学生必须早点培养出来就业,所以本来5年的学习历程,他们加班加点地学了不到4年,就毕业了。“那时上大学是公费,学校发伙食费,我记得一个月12块钱,我们天天能吃上馒头,国家重点培养人才,投了大量资金,我们还能享受公费医疗”。

因为学业太赶了,寒暑假都被占用,知识点过多,班上40多个同学,毕业的时候只有30多个人,还有十来个同学因为跟不上进度,留级了一年。

4

未曾停歇,90岁高龄仍坐诊

毕业后,刘镜如被分配到济南黄河医院。做了10年。

就在这期间的1956年,刘镜如的青岛同事神神秘秘地告诉他,要给他介绍个对象,说有个姑娘是单身,两人很适合。一问名字,原来是王纹。刘镜如告诉同事:“那是我小学同学。”

就这样,刘镜如和王纹相识、相恋,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王垿资料图片

王纹的家庭出身也不一样。她是王垿的重孙女。

王垿(1857-1933),莱阳人,清朝法部右侍郎,著名书法家。为官期间,1900年7月,八国联军进逼通州,王垿护驾西行。至西安,遂升国子监祭酒,1901年冬,慈禧返京,清廷赏护行人员,王垿被赏戴花翎。辛亥革命后,1912年王垿欲回莱阳,因天津兵变,路途受阻,又闻莱阳也哗变,遂至青岛定居,因思念故里,将居所称为“寄庐”。

定居青岛后,王垿从不过问政事,寄情书法。王垿有扎实的书法功底, “有匾皆书垿,无腔不学谭。”这是上世纪初京城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垿”当然是指王垿,“谭”便是京剧大师谭鑫培。

王纹(右二)童年照

在青岛,王垿所书的匾额远胜于在京为官之时。王垿有求必应,以至于青岛商号牌匾大多出自他的手笔。王垿在崂山的刻石也很多,其中“明霞洞”和天后宫“有求必应”匾额尚存。

刘氏、王氏在青岛联姻,也为青岛书写了一段佳话。

时间来到1960年,山东省召开中医学会年会,开会之前要准备论文,省中医研究所找到了刘镜如,让他写论文。“其实那个时候我是个西医,他们为什么找我呢?因为我父亲是名中医,他们以为我肯定是有家传的中医功底,其实是个误解,我一直上学,在家时间不多。无奈,刘镜如只得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与中医理论结合,写成了关于无黄疸型肝炎的分析文章。没想到论文得到重视,我还受邀参加了年会。”

年会上,各领域中医争论不休,会议几乎无法进行,刘镜如仿若当年的先祖一般,勇敢直言,发言称:“各位老师,你们的经验都值得尊重,都非常可贵。我回去按照你们的经验进行临床实践,在这里就不用争了吧。”

争论就这样告一段落,卫生厅的领导也注意到了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得知他是山东中医学会第一副会长刘季三的儿子,领导当即找他谈话:“你一定要出来学中医,不能学西医,省里要办一个脱产的中医学习班,带薪学习,你去上吧。”经过一番考量,刘镜如认为这种路子可行:如果做医疗,可以到山东省中医院,要做教学,可以到山东中医学院,要做科研,可以到山东中医院研究所。而黄河医院毕竟是服务型医院,不适合搞科研,所以刘镜如再一次回到了学生时代。

刘镜如任青岛市卫生局局长时

然而,动荡的时代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混乱中毕业后,刘镜如决定和同学一起回到青岛,进入了台西医院。十年动乱后,秩序恢复。1982年,刘镜如因为业务突出,从台西医院调到青岛到中医院做业务副院长,1984年调任青岛市卫生局局长,直到退休。

回顾多年来青岛医学发展的变化,刘镜如先生感慨万千。

青岛的医学水平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很不错的,由于特殊的年代遭遇,再加上人才流失,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医学水平急剧下降。“我刚到卫生局的时候,医院的设备很落后,我得天天往卫生部、财政部托人,向中央财政要钱”。

如今,青岛加大了对医疗系统的投入,大量的医院扩建,让刘镜如很欣慰,“现在发展很快,人们看病方便快捷多了”。

从1992年1月退休,到现在整整20年了,刘镜如先生没有放弃老本行,“我现在还会到同仁堂坐诊,看两个半天的病”。此外,他还会大量看书学习。

诗词,是东武刘氏的专长,刘镜如没有放下,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都创作成了诗歌,集成诗集,编著有《雪松山房诗集》《雪松词稿》等。他还将东武刘氏的诗稿进行了整理,包括《东武刘氏家乘》,以及祖父的《伴松居诗草》等,大伯的《青岛百吟》等,二伯的《旅青吟草》等,父亲的《松荫庐诗稿》等。

“我觉得不管你做什么专业,就得好好做,可能你努力了,不一定有成果,但无怨无悔。因为人生的金字塔不是只有一个人在上面,你只要努力就会得到很多,千万不要好高骛。所以,我主张要多读书,不要浪费时间。”最后,刘镜如先生如是说。

90载的人生感悟,虽经波折,却仍热爱生活,值得我们学习,深思。

照片由刘镜如先生家人提供(资料图片除外),特表感谢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