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讯:寻找老西藏丨穿过“死亡路”去援教,离别时学生哭成一片……援藏教师讲述樟木中学经历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2022-10-08 08:32:08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蒋凯 见习记者 史静 图/ 林凯基提供

“我是山东省第六批援藏教师队的林凯基,看到你们报纸上有‘寻找老西藏’的栏目,我想分享一下我和另两位山东援藏教师,在西藏樟木中学援教的故事。”林凯基老师看到本报8月23日A10版刊登的《寻找老西藏丨尽心援教,藏族学生喊他“爸爸”》后,给记者打来电话说道。近日,记者拜访了援藏教师林凯基老师,听他讲述了他以及另两位山东援藏教师徐德海老师和韩建明老师,在西藏樟木中学援教的那段难忘的经历。


(资料图片)

林老师在庆祝教师节会场

不惑之年得到进藏援教机会

1990年7月,青岛市教委发出通知,向全市区中学征召一名援藏教师。从小就励志要到边疆支援国家建设的林凯基老师,虽然当时已经44岁了,依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体检,以及多次的考核,林老师脱颖而出,取得了这次援藏机会。“全市区六七十所中学,就只要一名援藏教师,我当时接到通知的时候,真是激动坏了!”林老师边回忆边激动地说。

或许是过于激动了,在出发前林老师突然感冒,吃药后过敏导致右脸肿胀,咳嗽不断地就踏上了前往西藏的路途。 “在济南和西安停留的时候,我想拍点照留念,但肿胀的右脸,让我不得不侧着身,只露左边脸。还别说,一路上照的照片上完全看不到右边肿胀的脸。” 林老师自嘲地说道。

从左至右:韩建明、林凯基、徐德海

1990年8月18日,在日喀则休整期间,第六批山东援藏教师队的老师们被分到7个不同的学校。林老师和聊城的徐德海老师还有济宁的韩建明老师被分到了聂拉木县的樟木中学任教。同样的离家万里,让三个来自山东的老师很快达成共识,为了共同的援藏任务,在今后共同的生活中要向亲兄弟一样互帮互助。“我们按年龄排了序,我是老大,徐老师老二,韩老师老三。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是以排名相称,这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林老师笑着说道。

走过一公里的“死亡路”,来到樟木中学

分配好的第二天,林老师三人天蒙蒙亮时,就跟着时任聂拉木县教育局秘书格桑老师赶往樟木中学。格桑很健谈,一路上见到什么就给我们介绍什么。在聂拉木县城休整时,格桑指向成正三角形排列的三座小山丘,告诉老师们这是三个支油锅的大石头。他介绍说聂拉木县名就是“天边地獄”的意思。传说弥勒佛西天取经,经历万般苦难到达聂拉木,再也无路可走了,他认为到达天边了,于是在此一个山洞坐化了。当天晚上林老师睡得很好,早晨起床后感到气顺了也不咳嗽了,右脸的肿也消了,这让林老师高兴万分。

援藏教师和藏族老师合影

从聂拉木县出发,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往下走大约六十公里就可以到樟木。山路很窄,还有一些是从山崖上硬凿出来的“壁挂路”。司机缓缓地沿着山路开着车,格桑依旧热情地介绍着沿路的风景,可老师们看着窗外深不见底的悬崖,整颗心都悬了起来,什么也听不进去。离樟木还有一公里时,车停了下来。格桑告诉老师们,前面就是“死亡路”,只能步行了。他介绍说这段山坡很陡,石头很硬,无法凿路。人们就编一个个巨大的铁丝网,里面塞满石头,从山上往下滚,卡在哪里是哪里,然后继续往下滚网编石,一点点往上垫,直到垫成路。如果最下面卡住的网编石掉落,那整个路很可能就没了,在上面行走的人很难能活命,因此这条路被称为“死亡路”。

格桑的介绍,让林老师们的头发都竖了起来。大家拿起行李,提心吊胆地跟着格桑踏上“死亡路”。走了一段后,老师们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常,心里也安定了不少,慢慢抬头欣赏周边的景色,发现这里自然风光的险峻秀美让人惊叹。终于老师们在战战兢兢中走过了“死亡路”,来到了樟木中学。林老师们被安排到一处有里外间的房子里,外间是厨房,里间是卧室兼办公室。学校的藏族老师们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欢迎,他们从家里抱来最好的被子给林老师们铺床,并带来做饭用的器具和各种调料。藏族同胞们的淳朴热情,让林老师们感到了家的温暖,也忘掉了穿越“死亡路”的心惊胆战。

在樟木过中秋居然吃到月饼

林老师三人到樟木中学快一年时,入藏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快到了。整个聂拉木县里就没有食品厂,自然也买不到月饼。林老师灵机一动,用发面包上砂糖,做成圆糖饼代替月饼。除了他们三人吃外,还分给学校的藏族老师们,大家品尝后,都夸奖这“月饼”做得好。

在中秋节前夜,林老师三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又大又明亮的月亮,听着波曲河水轰轰的响声,心里却在想念家乡的父母妻儿。他们三人平时除了要教学生外,还要经常给学校的藏族老师们上课,忙碌的工作让他们很少有时间想家。但明天是中秋节了,父母身体可安好?家中妻儿可平安?三人心思万千。“回到房间后,老三建明打开相册,抚摸着全家福照片默默流泪。而我和德海也是低头沉思,黙不出声。”林老师回忆着说道。

林凯基老师在雪后的樟木

这一夜三人都没有睡好,早晨刚起床,就听见有人敲门。开门后只见学校党支部书记次旺干旦,手里拿着一盒月饼,笑着对老师们说:“今天是中秋节,这是我托人从拉萨买来的月饼,祝你们中秋快乐!”林老师三人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含着眼泪接下了这份珍贵地礼物。在樟木的中秋节,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能吃到月饼,也让林老师三人感到欣慰。

过教师节,酒量小了可不行

在樟木中学过第一个教师节那天,下着小雨,天蒙蒙亮的时候,林老师就看见一些藏族家长陆续来到樟木中学。他们背着装着奶制品和自做的点心的大包小袋,还带着装着青稞酒的罐子。“后来我听说,有些住在牧区的家长,为了今天能赶到学校庆祝教师节,几天前就动身,背着大包小包,翻山越岭地赶往学校。他们对老师地尊敬,深深地震撼了我。”林老师感慨地说。

早上八点,县长和县教育局局长也从聂拉木县乘车赶来。教室前后的黑板分别用汉语和藏文书写着“庆祝教师节!”,教室充满节日的气氛。家长唱着歌端着酒为每位教师敬酒,说叫“三倒一杯”。规则是他唱着歌,你喝一口,他倒满酒杯,倒三次,喝三次,在他歌结束时,一定要把杯中的酒喝净。如早喝完或喝慢了,要重新来一遍。喝完酒后双手献上哈达。林老师三人每人收了六七条哈达后,感到酒喝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向身旁的次旺书记告饶。“他很体谅我们,只给我们三人偷偷换上甜茶。”林老师笑着说道:“逐渐哈达越来越多,从肩一直快埋到耳朵了。这时看到有的藏族老师也招架不住了,都跑到教室外逃酒。哈达献完就开始唱歌跳舞,真是热闹非凡。”

藏族学生家长来给老师过教师节

道路不通封城,封出“象棋高手”

那时到樟木只有一条仅能通单车的公路,也就是当初经过的那条“死亡路”。夏天时那条路经常会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道路不通。而到了冬季,几尺厚的大雪封路,会使到樟木的交通断绝,且一封就是两三个月。必须的物资早在封城前就准备好了,生活不用太担心,只是书信往来成了问题,原先一周左右就能收到的回信,封城时却需要近一个月,最长的一次是三个月才收到回信。

当时书信往来是援藏教师与家乡的亲人们最主要的联系方式,林老师三人经常给家人写信,告诉他们西藏的生活情况,有时一周一封,有时每天都写。信件寄出后,就天天盼着收到回信,家人的回信会慰藉老师们的思乡之情。可道路被封后,知道短时间内受不到家信的林老师三人的生活变得苦闷。

为了排解,老二徐德海老师经常给学生和藏族老师们理发,老三韩建明老师则在宿舍里写文章,林凯基老师则研究中国象棋。不知不觉间,林老师的棋艺大涨,徐老师和韩老师经常出去找人下象棋,如果输了就让林老师出马赢回来。有一次林老师曾和拉萨象棋冠军下了两盘,战果一比一,这也让林老师有了“樟木象棋王”的称呼。“其实我最厉害的是乒乓球。当时聂拉木县教育局组织了一次乒乓球比赛,我觉得凭我的技术拿个第一没问题,前几个人赢了,可在后来的比赛中,我感觉气不够用了,扶着兵乓球台直喘气,眼看着球过来接不住,只混了个第三名。”林老师苦笑着说道。

藏族学生用哭声表达不舍

1992年7月8日是林老师三人在樟木中学援教的最后一天,当天晚上6点刚过,得知援藏教师要离开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老师的宿舍。他们没有说祝福的话,也没有说感恩的话,只是围着老师们,用哭声表达着自己的感情。林老师三人赶忙安慰大家,可越安慰,学生们的哭声越大。林老师三人不再劝说,陪着学生们一起掉眼泪。学生们依恋着不肯离开,直到过了十二点,在西绕老师和平加老师地劝说下,并告诉他们明早还可以为老师送行,学生们才依依不舍地含泪离去。

林老师给藏族学生颁奖

第二天天还没亮,全校师生就在操场上一字排开。天上下着小雨,次旺干旦书记领着林老师三人,来到操场中间,站在学校老师的对面。他第一个给林老师三人献了哈达,敬了青稞酒。然后藏族老师们一个个过来献哈达,敬青稞酒。学生们则又一次哭成一片,“老师,谢谢你们教了我们那么多的知识!”抽泣声中传来学生们喊声。

林老师三人上了车,因为这段时间总是下雨,路面情况很差,车开的很慢。拐了两道弯后,林老师三人回头时,发现全校师生仍在步行跟车,不断向他们挥手。林老师三人摇下车窗,示意他们别再送了,可师生们的道别声和哭声一直在后面萦绕。林老师三人的衣衫都被泪水打湿了,因为从清晨到现在,他们的泪水就没有断过。

若有“老西藏”的故事,请拨打80889287

在樟木中学援教的日子里,有艰辛,有温情,有感动……但让林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樟木的美。他介绍樟木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坡,海拔1800米处的一个山沟里,四面全是雪山。山上有密密的树林,上百种各式各样的树,其中杜鹃树是最漂亮的。“咱内地的杜鹃花是盆栽,这里的杜鹃花是大树,有的山坡上会开满红红的杜鹃花,就像鲜红的彩霞铺在了这片山上。”林老师满脸陶醉的说道:“樟木的冬天也让人陶醉。晚上的一场大雪,会白了整个樟木。太阳出来后,大雪迅速融化,仅两个多小时,草地就会露出原貌,雪山又变回绿色。这时的天格外蓝,空气分外清新,群鸟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一片生气昂然。”

林老师的介绍让记者对樟木县浮想联翩,林凯基老师和徐德海老师及韩建明老师的援教经历,也震撼了记者。同时也让记者有了更大的决心,继续寻找“老西藏”。如果你是“老西藏”或是你知道“老西藏”的故事,请打电话0532-80889287联系我们,我们会把你们的故事写下来,告诉当下留给未来。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