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事通!青岛医改:“一升一降”破解看病难
青岛日报| 2022-10-22 19:39:10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郭菁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保障。10月21日,记者从全市医改工作会议暨市深化医改领导小组会议上获悉,目前青岛基层诊疗量占比提高到5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全市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至2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

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工作取得突破

医改没有捷径,唯有攻坚。今年以来,青岛深化医改重点工作取得进展,让青岛市民就医幸福感和体验感得以提升。

今年,青岛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工作取得突破;全市共有60个临床学科进入全国学科百强榜单,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计划单列市和山东省内唯一入选城市,获得5亿元补助资金。

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完善,6个涉农区市全部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单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基层诊疗量占比提高到5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

此外,“三医”联动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全市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至2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医保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平均降价达到53%。今年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65元,减少医疗费用支出2.23亿元。

各部门形成合力强投入、促改革、锻长板

医改不是卫健和医保的单打独斗,需要各部门形成合力。今年,市发展改革委精心组织、统筹规划,用足用好国家各项支持政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累计为全市医疗卫生领域建设项目争取和安排资金近80亿元。市人社局在全国率先创新实施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一类保障、二类管理”薪酬制度改革,合理提高公共卫生人员薪酬水平。市财政局强化财力保障,为全市卫生健康投入113.23亿元,在强投入、促改革、锻长板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会上,各区市和各医院代表也汇报了医改进展。西海岸新区在省市率先开展健共体“中心药房”和医保按人头总额付费试点,健共体牵头医院1339个,基层医院131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药品、耗材全部集中议价带量采购,每年为群众节省医疗费用8600余万元。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率达66.7%,基本实现“重病不出区、大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即墨区与北京儿童医院、301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加强协作,签约首席专家20余名,引进高新技术20余项,将高水平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青大附院积极发展医疗集团,目前已有28家成员单位,促使优质医疗与管理资源下沉二级医院,先后与5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青岛市市立医院构建以工作数量、质量、效率为主要维度的考核体系,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引导规范诊疗行为,人员费用占比由37.9%提高到40.2%,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

用三年时间孵育10个攀峰学科

此次会议安排了青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医改重点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青岛正在制定《青岛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和2022至2024年的分年度目标。力争通过实施示范项目,打造在国内有示范引领作用的2至3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1至2个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示范区市、3至5个在省内领先的高水平医院,孵育10个攀峰学科、100个以上市级和县级临床重点专科。

青岛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前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一期实现竣工;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基本完成安装及装修施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二期、齐鲁医院(青岛)二期等其他重点项目完成年度任务。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做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准备,加强与北大人民医院的合作与工作联动,加快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华东的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市卫生健康委将指导推动公立医院强化管理创新,统筹推进诊疗行为规范化、薪酬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医疗服务、药品耗材、检验检查等费用监测,在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看病用药负担上取得更大实效。

在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面,要根据区域医疗资源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加快推进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年底前高质量完成6个城市医联体、18个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任务。

在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面,市医保局明年将把216家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全部纳入DRG付费改革范围,实施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制度改革,提高门诊保障待遇。

青岛将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深入推进“全市一家医院”建设,年底前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要实现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跨院调阅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切实提升患者就医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