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日报丨市水务管理局: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蓄水6.25亿立方米,创历史之最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2022-11-30 21:43:28


【资料图】

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发展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市水务管理局围绕打造“六个城市”,着眼全市水安全保障,统筹调水、蓄水、供水、排水、治水,水务建设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事关青岛长远发展战略保障的官路水库实现当年开展前期当年开工建设。11月30日,记者采访获悉,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蓄水6.25亿立方米,创历史之最。1-10月水利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7%。

积极构建全市“大水网”,战略蓄水工程实现重大突破

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局,抢抓国家、省大水网建设发展机遇,加快编制《青岛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明确“四水同治、五水统筹”工作思路,构建现代水网“六大”支撑体系。官路水库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利用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争取建设资金9.15亿元,仅用10个月就完成69项前期主要任务,12月围坝工程将正式施工,全市人民期盼近30年的“双渠双库”调水安全战略格局化为现实。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沽河防洪排涝及水源利用工程开工建设,实施桃源河、洋河等11条河道综合治理,开工建设水务项目49个,累计完成投资35.6亿元,为稳住全市经济大盘贡献了水务力量。

全力应对洪涝“防御战”,科学组织调度实现河湖安澜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汛前完成497座水库、74条河流、711个山洪灾害易发区等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编制,组织特大暴雨雨型和台风影响模拟推演,排查整治防汛隐患476个,修复水毁工程9项,除险加固病险水库水闸17座。落实198名防御专家和6000余人的防御队伍,加强汛期值班值守和防汛抢险处置。今年经历了历史罕见的17次强降雨和两次台风袭击,汛期降雨量居1952年以来第二位,全市398座大中小型水库多次溢洪泄洪,大沽河出现自2004年以来最大洪峰,通过超前部署、积极应对,全市库河安澜,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赢了防汛“硬仗”。

大力改善城乡“水环境”,系统治理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注重源头固水土、末端抓治理、全程大保护。完成6个国家重点小流域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平方公里。实施雨污合流管网、城市黑臭水体“两个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一个提标”三年攻坚行动,完成5221.6公里市政污水管网排查,改造新建污水、雨水管网137.3公里。5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开工,启动9个再生水重点项目建设。到11月末,全市累计处理城市污水7.1亿吨,削减CODcr23.89万吨、BOD10.87万吨、总氮2.33万吨,河道生态补水1.9亿吨,有效改善和提升了水生态环境。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动态调整各级河湖长385名,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整改各类河湖问题2719处。加快开展一河、一库、一闸、一区的“四个一”河湖数字化试点和数字孪生大沽河项目建设,李村河等5条河道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

用心当好市民“水管家”,多措并举优化水务便民服务

扎实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转作风强能力提升水务管理水平。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青岛市落实节水激励政策若干措施》,对55个饮用水水源地实行“一源一档”,全市900余家取用水户全部纳入计划用水体系。严格执法检查,立案查处违法取水案件74起。认真把好市民“水龙头”安全,新建改造城乡供水管网476.3公里、“一户一表”11263户,安装农村智能水表5万块,改造提升农村水厂11座,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253个,实施38.1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科技下乡41场次,完成163个美丽移民村建设、产业扶持等项目年度任务。办理“青水管+”便民服务事项470余件,“欠费不停供”政策惠及市场主体32943家,缓收水费3869万元。出台疫情期间缓缴污水处理费政策,惠及企业6437家、个体工商户3040户,缓交污水处理费1975万元。建立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机制,搭建“水电一站式”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了便民服务和水务营商环境。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