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影丨重症监护室里的除夕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2023-01-28 07:45:57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彤 穆伟东

1月21日,除夕,城阳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像往常一样安静而忙碌,病房里回荡着监护仪的滴滴声和呼吸机沉重的换气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症监护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甚至不愿意提及的地方。这里的患者徘徊在生死边缘,一扇特别厚重的大门,仿若隔开了两个世界,门外是饱含对生的希望而苦苦等待的家属,门内是滴答作响的仪器、错综复杂的管路、忙碌穿梭的医护、分秒必争的抢救……不会因任何节日而有所停歇。

除夕这天的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脚步轻轻而急促,按部就班地忙碌着。

今年,又是他值班

年三十,又赶上刘军亮值班,这已是他在岗位上度过的第八个除夕。早上7点半,他准时到达病房,细致地查房以后,结合当天的化验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案逐一核查调整一遍。

“病人室颤,快,除颤仪……”8点10分,正检查时,一患者突然室颤。随着一声呼喊,刘军亮和多名医护人员迅速推着设备赶到。胸外按压、电除颤……大约10分钟,患者心率恢复正常。冬日病房,温度恒定在25℃,一通忙碌过后,刘军亮的额头上布满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刘军亮耐心地向家属讲述患者病情。

刘军亮是一名副主任医师,今年43岁的他已经工作18年,回老家潍坊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别说在年三十这天团聚。跟他一样的医院忙碌的,是身为城阳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妻子,赶上俩人都值班时,10岁的儿子常常一个人待在家里,为此家里专门安上了摄像头,可以对话的那种。去年除夕,一家三口分别在三个地方过的年,孩子在胶南的姥姥家,刘军亮在医院,而妻子在家“听班”——医院有需要必须半小时内赶到。今年除夕,夫妻俩都值班。

对于重症医学科的主管护师刘晓梅来说,除夕值班和正常工作日没什么两样。当天早上7点10分,她习惯性地提前20分赶到了工作岗位。

从接班开始,刘晓梅就没闲着,在病床间来回穿梭,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大娘,咱洗洗脸,今天年三十,咱干干净净地过个年。”刘晓梅端来半盆温水,洗了洗毛巾,在患者脸上轻轻地擦拭。虽说这是每天工作的一部分,患者也没有任何回应,但这一天是除夕,多少得有点仪式感。

一名护师负责看护3名患者,刘晓梅和同事一同为患者翻身,有的还需要处理大便。“这是个良心活!”刘晓梅迅速且仔细地为患者做着基础护理,眼睛里充满了爱意。11年前,她的父亲因肝癌大出血生命垂危住进她的科室,同事们的悉心照顾,让她感动万分。也正是从那时起,她立志要做一名好护士,把住进重症监护室的每一位患者都当成自己的父亲去对待。虽说这已是37岁的她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六个除夕,但她并不觉得遗憾。

医生们在讨论患者的病情,调整最佳治疗方案。

同刘军亮一样,刘晓梅的“另一半”王学军也是自己的同事。去年除夕两人都值班,孩子一个人在姥姥家过的年。王学军的老家在河北,他们一家平时也很难回趟老家,尤其是疫情发生以后,一次也没回去过。今年这个除夕王学军没有排班,可以带着孩子去离家不远的丈母娘家过年,孩子有爸爸的陪伴,让刘晓梅颇感欣慰。

凉了的年夜饭

下午3点,一患者突然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急促,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值班医生王丹丹娴熟地操作着,整个过程用了两分钟。王丹丹是科室最年轻的大夫,今年31岁,2020年从牡丹江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来到了城阳区人民医院。这是她第二次在除夕这天值班,细心的她还特地给同事带了水果和小零食。

年夜饭,医院特地准备了饺子。

为了给安静的重症监护室增添一丝年味儿,医院特地送来了热腾腾的饺子。可是从接班开始,刘晓梅就没闲着,喂饭、喂药、吸痰,每小时记录生命体征,每两小时翻身,不等吃口饭,就有患者出现突发情况,需要抢救,饭菜热完又凉,凉了又热,她的两条腿累到酸软。正要坐下吃口饭,她11岁的儿子恰巧打来了视频:“妈妈,几点回来?我想你了。”“妈妈忙完就回去陪你。”隔着屏幕,刘晓梅安慰道。

患者生命体征稍有异常,王丹丹立即上前听诊检查。

和刘晓梅一样除夕这天值班的,还有男护师李翔。李翔是个“90”后,男人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温柔细腻的心,今年是他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第十年。李翔老家是青岛平度,因除夕要值班,家里还有个俩月大的娃,他无奈打电话给父母,告知他们今年依然不能回家过年的消息。

李翔正在给患者吸痰,虽说是个男护师,他的心却非常柔软细腻。

打从工作后,李翔的除夕夜几乎都是跟同事和患者一起度过的。最让他牵挂的是家里80多岁的爷爷奶奶。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爷爷奶奶也都阳了,并有呼吸困难症状,可他一直没机会回老家看望。除夕夜,看到监护室里的重症患者,李翔想起了家里的老人。晚上8点,他轻轻俯下身子拍拍患者的肩膀,说了一句:“过年好。”

心中的年关

重症医学科病房位于医院四楼,12张病床全部住满。患者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年龄最大的90岁,几乎每人都患有多种基础病。床上的病人基本都无知无觉,身体的一根根管线,连着床旁的各种仪器,也连着病房外焦急等候的家属。每当监护室的大门打开,他们就纷纷围拢过来,既期待又害怕。在他们眼里,这是一道希望之门,也是一道生死之门。

按医院规定,家属每天下午有固定的15分钟探视时间,但疫情发生以来的这三年,为了患者的安全,医院取消了家属探视,每天早晨9点半左右,由值班医生出来跟家属逐一说明患者的情况。

老徐在重症监护室外的家属休息区睡了整一个月了,他的老伴5年前得了帕金森,已卧床3年。去年12月16日那天,老伴吃蛋糕被噎到,当场休克,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里抢救,虽说已脱离生命危险,但至今还未醒来,这期间,他只在老伴被推到手术室做切管手术时见过她一面。

休息区域成了患者家属临时的家。

老徐不想回家,也不敢回家。一来他放心不下躺在里面的老伴,想第一时间知道老伴的情况,生怕医生出来找不到他;二来他怕把病毒带回家,家里还有80多岁的老人没有阳过。这些日子,一张折叠床就是他的家,他期盼老伴病情有所好转,在他心里,一家人在一起才算过年。

老徐不远处,是患者家属张平(化名),她一脸的担忧,在休息区踱来踱去。1月11日那天,张平的父亲因重症肺炎,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一检查是“大白肺”,加上老人本身就有基础疾病,病情比较严重,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治疗。这段时日,张平的哥哥一直住在医院,晚上就在休息区打地铺。除夕这天,放假的张平过来替哥哥的班,让哥哥回家休息休息。这是她第一次在医院过除夕,想起父亲的病情就默默掉眼泪。对于张平来说,这个年关不好过,她盼望着父亲病情好转,早日从重症监护室里出来,回家团圆。

离希望最近的地方

“刘大夫,谢谢你们,俺掌柜的救回来了,多亏了你们。”赶在大夫和家属沟通时,从普通病房过来的任阿姨拉着刘军亮的手一个劲儿地感谢。去年12月18日,她的老伴儿因中风,被儿子送来医院治疗,不料刚来医院就口吐白沫,人也昏迷了过去,被紧急转到重症监护室抢救。任阿姨见不着老伴儿,每天以泪洗面,天天在监护室门外守着,时不时叫开监护室的门,询问老伴儿的情况。

门外焦急等待的患者家属。

刘军亮是任阿姨老伴儿的主治大夫,每次都耐心地向她讲讲患者的病情,安慰她、鼓励她。老伴儿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周后,病情出现了好转,任阿姨也看到了希望。慢慢地,老伴儿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好转,人也有了意识,顺利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这个年虽说两人回不了家,但看到老伴儿一天比一天好,她觉得这就是过年,因为老伴儿在,家就在。

放在以前,任阿姨对重症监护室这扇门从心里有着一种避讳,都不愿意多看一眼,但有了这次的经历,她对重症监护室的看法有了很大改观,让她感动的是医护人员尽心尽力的照顾,还有对她不厌其烦的安慰。

除夕夜,窗外正是万家灯火,大街上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而此时此刻的重症监护室里,依然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忙碌着,这是三百六十五天里面最平实的一天,也是最特别的一天。几名医护人员将热好的饺子与门外的家属分享,让不能回家团圆的患者家属,在医院也能感受到年夜里的那种热乎气氛。

“很多人都觉得重症监护室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可我认为这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哪怕有一分希望,我们都会拼尽全力去挽救。”自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年轻的医生王丹丹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有爱的大家庭,大家不分你我,努力延续生命的长度,用笃定与勇气见证着生命的重生……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