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或许从未仁慈,但我却从未想过放弃!”这是张善领的微信签名。47岁的张善领双腿残疾,妻子李庆苹是聋哑人,结婚23年来,夫妻俩相濡以沫,做服装、开面馆、开餐车……一家人虽不富裕,但仍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然而,妻子的一纸“癌症晚期”的诊断证明击碎了一家人的梦想。本应是在父母身边备受呵护的年龄,11岁的少年小宇仿佛一夜间长大,默默撑起这个家。
(资料图片)
小宇照顾生病的妈妈
残疾夫妻来青追梦
今年47岁的张善领老家在菏泽单县,从小双腿残疾,2000年,在媒人的介绍下,他与聋哑的李庆苹结婚。结婚后,两人在当地生活平淡,为了以后的生活有起色,夫妻两人决定来到青岛打工。最开始的时候,两人到青岛的一家服装厂做衣服,但是,做衣服需要长时间坐着,久而久之,妻子李庆苹出现颈椎疼的毛病。为了照顾妻子,加上在服装厂打工攒了一点钱,张善领打算开一个面馆。开面馆投资少,技术要求低,但是对于从未做过面的张善领来说,要想经营好面馆,首先要学会做面。
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和妻子不远千里来到陕西西安拜师学艺,到当地的面馆学习做面。张善领回忆,2017年初到西安,他在火车站周边挨个店面求职。一连两天,张善领和妻子四处碰壁。但是,夫妻俩并没有气馁。张善领无意间听到的了当地的一档广播节目,他突然有了主意,决定尝试向节目直播间拨打电话求助。正是这个电话,让他们认识了自己的师傅李福昌。
爱心餐车已经四个月未营业了
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张善领和妻子学好手艺,李福昌教张善领做面,老伴儿教张善领的妻子调臊子。因为家里还有孩子要照顾,张善领此行只有一周的时间。离开西安之前,师傅李福昌给张善领写了一本“做面秘籍“。
自立自强却遭“噩梦”
回到青岛后,张善领和妻子在胶州租了一个50平方米、仅能放四张桌子的店面,夫妻俩满怀期待,但也心有忐忑,面馆还是开起来了。虽然身患残疾,但夫妻俩吃苦耐劳,起早贪黑,几个月下来,小店经营得不错,附近的不少居民都成了他们的回头客。眼看生意越来越好,第二年,夫妻俩又租了一个100多平方米、上下两层的面馆。
虽然生意不错,但是一家人长期租房子加上店面租金,压力也不小。2019年的时候,张善领听说外外来务工人员在青岛可以申请公租房,因为胶州不在范围之内,为了长期打算,张善领决定放弃胶州的店面,一家人来到城阳发展。
“本来计划申请下公租房,我们就在学校附近租个店面,把面馆开到这里,开个十年二十年再说,以后有钱了可以买自己的房子。孩子刚上学时,我就开始找店面,但是还没等找到房子,孩子妈妈就查出病来。”张善领说。
2019年,妻子李庆苹身体不适,到青岛的医院检查后,确诊换上乳腺癌,这对张善领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发现的时候是中晚期,做完手术后,一直做化疗和放疗。”张善领告诉记者,“本来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没想到突然就被打乱了。”
家中厚厚的拍片材料
妻子病重曾想“一走了之”
一家人租住在城阳区兴阳路上,2月21日,记者在一家人租住的房子中看到,李庆苹躺在床上,没有精神,身形消瘦,醒了后不住地恶心呕吐。因长期被病痛和化疗的折磨,李庆苹的头发已经掉光,目前只能卧床。“现在已经停止化疗了,只能吃止痛药了。”张善领说。
妻子李庆苹的诊断证明
2022年10月份,李庆苹身体不适,经检查发现癌细胞转移,虽然动过一次手术,但是又再次发现脑转移,做了25次头部放疗后,稍微减轻一点,头疼得没有那么厉害了。但是由于病情加重, 压迫神经,走路走不了。“因为我有残疾,上三楼,不方便,从医院归来后,只能找收废品的人帮着背上去。当时有疫情,孩子没人看,我没有办法,只能和医院请求,带着孩子去陪床。”
“妻子跟着我没享过一天福,看到她被病痛折磨,我的心像刀割一样。”张善领说,因为妻子是聋哑人,也不认识字,她至今不清除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这段时间,妻子非常痛苦,浑身都疼,她可能也有了不好的预感。“她之前是很爱干净的人,现在什么都顾不上了,有时疼得在地上打滚。我们是三楼,有一次自己上到六楼,要从窗户上跳下去一走了之,我就赶紧抱住她,骗她过去这几天就好了,从此我一直没有让她离开过我的视线。”
“止疼药都没钱买了”
妻子得病后,张善领发现,不仅开面馆的计划“泡汤”了,刚上了两个月儿子也休学,为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挣钱给妻子治病,他买了一个简易流动餐车。
“一早上也就挣200元左右,孩子妈妈三个星期打一次化疗,报销后要花四五千块钱。我挣的钱正好够治病的,我每天都不敢歇着,不管天气多冷,下多大的雨,我都出去干,我要是歇着,他妈妈治病的钱我就挣不出来。后来我在餐车上贴上‘横幅’,我不要什么捐款,大家买早餐买谁的都是买,买我一个就相当于帮我一点钱,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记者在张善领楼下看到他的爱心餐车,上面几行红色的大字非常显眼。“有爱就会有希望,残疾人的抗癌路上感谢有您,您买的每一个饼都是对我们残疾人家庭最大的帮助,祝好人一生平安。”虽然几个月没出摊,但是餐车依旧很干净。“我隔几天就会下去擦一擦。”张善领说。
小宇照顾生病的妈妈
“来到青岛后,很多爱心人士买我们的东西时,说很佩服我们,因为我们靠自己挣钱,很了不起,我就觉着心里有一种满足感。”张善领告诉记者,他一般四五点钟起床,出完摊再陪妻子去看病。“别人打化疗基本一个人去,打完自己再回来,但是她是聋哑人,没办法和医生护士交流,每次都是我陪床,我肯定没法上班了。”张善领说,最近他带妻子去医院,医生建议吃止疼药,再打化疗也没有意义了。
“我们一起走过了20多年,这一路上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她的痛苦无法诉说,只能用眼泪表达,看她这样我很难过,3年多了,钱早就花完了,再也没钱买药了。”张善领哽咽地说道。
说起家中的情况,张善领不禁流下了眼泪
年幼儿子一夜“长大”
“因为家里的情况,孩子今年11岁了才上3年级。学校家委会的家长都说,同样大的孩子,比同龄人多受了很多委屈,因为家里的情况,我几乎从来没有管过他。”张善领告诉记者,自从知道妈妈生病后,小儿子仿佛一夜间“长大”,别的孩子都有家长接送,而小儿子从来都是自己上学放学。因工作太忙,照顾妻子,在学习上,张善领很少去辅导,不过好在孩子自觉,学习并不算差。
除了生活、学习上不用家长太操心,小儿子小宇还主动承担家务,帮着爸爸干活、卖早餐。“我腿脚不便,餐车有时候洗菜需要用水,我往下提水不方便,他就有个两个小桶,他每天跑着给我往楼下打水,他每天都是早上五点,主动跟着我到外面,帮着我打豆浆、卖饼、洗菜,到七点就自己去上学。”张善领说,看着孩子跟着受罪他也于心不忍,但是早上人们都急着上班,而仅靠他自己一个人做太慢,为了多卖一个饼、多挣一块钱,他没有拒绝儿子的“帮助”。
妻子李庆苹未生病前的生活照
记者了解到,小宇还有一个22岁的哥哥,在一个机械厂打工,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这两年,大儿子挣的钱,也都给他妈妈看病了。我们觉着,把两个孩子都拖累了。”张善领说。
“我想让妈妈好好的”
记者注意到,张善领的家中,打扫得整洁干净,虽然家具都是旧的,但是上面一尘不染。墙上贴着儿子小宇的多张奖状,如果不是另一面墙上的病例和CT片子,外人几乎察觉不到这个家遭遇的困苦。
在张善领家的阳台上,种了不少花花草草,打理得挺好。“这些都是我们之前跟别人要的,妻子不难受的时候搬着板凳,在这里浇浇花。我说什么都不用她干,想吃什么我给你买。”看着这些花花草草,张善领又流下了眼泪。
张善领说,妻子最喜欢这些绿植
2月21日中午,小宇利用中午放学的时间,回到家中陪伴妈妈。小宇顾不上吃饭,先问妈妈今天怎么样,随后给妈妈端来一杯水,照顾妈妈吃药。不一会儿,妈妈咳嗽呕吐,小宇赶紧拿来小桶接着,并给妈妈拍背。几分钟后,妈妈不再呕吐,小宇照顾妈妈躺下后,才从卧室出来。然后到厨房拿了一包泡面,自己烧水下面吃。
面对记者,小宇的话并不多。但当谈到妈妈的病情时,原本一直沉默不语小宇哭出了声。“我想让妈妈好好的,我长大了考上大学,挣好多钱,给妈妈治病,我要一直陪着妈妈,给妈妈买很多好吃的。”小宇说。听到小儿子的话,张善领也哽咽了起来。
点滴爱心汇聚暖流
记者了解到,小宇一家的遭遇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大家通过多种方式奉献爱心。小宇所在班级的家委会通过微信自发给孩子捐款。
“11岁的年龄应该是爸爸妈妈呵护的年龄,但孩子承受了很多,他们家里确实太困难了。”家委会的张先生说道,“以前他父亲还能开餐车卖鸡蛋灌饼,现在也顾不上了。”
小宇获得的奖状
2月22日,小宇所在学校的张老师告诉记者,小宇的家庭确实比较困难,小宇因此还休学一年,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尽可能地帮助过小宇。当天记者还联系了张善领老家的秦书记,他表示,夫妻俩是残疾人,家庭条件一般,村里已经尽可能地帮助他们申请了低保和残疾人补助,村里也希望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如果您想帮助这个苦难的家庭,请拨打半岛新闻热线96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