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守护食品安全
山西日报| 2023-01-16 07:56:48


(资料图)

柴米油盐,紧系民生。食品安全事关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体现着管理者的水平和经营者的诚信。  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坚持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持续深化改革,全力防控重大风险,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省食品安全形势发生了明显转变。  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我省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监管机制不断创新,法规标准日趋完善,食品产业健康发展。食用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连年递增,2021年末达到5.9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监测和食品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食品安全满意度达84.2分。  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出台《食品生产者落实主体责任20条》,健全食品追溯体系,在全国率先出台《进口冷冻冷藏肉品总仓管理暂行办法》。严把食品加工、销售、餐饮服务安全关,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等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查办行政违法案件16270件,立案侦办刑事案件134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26人。  社会共治根基不断夯实。整合检验检测资源,组建省检中心,检验检测能力持续提升。探索跨界治理,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强化智慧监管,全省高校食堂“明厨亮灶”率100%。实施“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9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30个,促进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

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方式

“学校食堂也能‘你点我检’啦!”太原理工大学大三学生吴敏之和同学们开心地奔走相告。该校后勤饮食服务中心主任朱翠玲说:“非常欢迎市场监管部门对学校食堂进行抽检,这一行动不仅督促我们把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做得更好更细更实,还能帮我们赢得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信任。”  2022年10月中旬,晋中市市场监管局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榆次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和6家第三方承检单位,对189所学校食堂和群众关注度高、销量排名靠前、就餐排队时间长的12家网红餐饮店开展专项检查。晋中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抽检科科长胡全通介绍:“所有的抽检品种检验信息将现场录入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检验结果将在第一时间通过官网和媒体等方式告知消费者。针对现场抽检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立即进行现场处置。”  2022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以全省市场监管落实年为载体,把握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的创新性、系统性、融合性、智慧性、震慑性,推动监管与抽检有机结合,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领域潜在风险,牢牢守住食品安全防线。  为进一步回应公众关切,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食品安全问题,推进“你点我检”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依托“你拍我检”小程序、问卷调查表常态化征集民意,分别在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组织开展“你点我检”送快检到基层、用服务暖民心活动,为群众讲解食品安全知识,示范食品快检操作流程,组织全省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技能线上培训。截至目前,全省“你点我检”活动共抽检14232批次,检出不合格268批次,合格率98.12%。  同时,为了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让城乡居民主动参与监督,基层局、站所更是“各显神通”。运城永济市把“你点我检”活动搬到了远近闻名的“开张镇大集”上,快速检测台当场为村民免费提供检测服务,村民也纷纷将刚采购的蔬菜水果送来检测,现场就可得知结果,并了解相关常识。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去年以来,我省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依法治理、科技治理、联动治理,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源头严防。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2项,备案食品安全企业标准140个,试点企业标准31个。加强产地环境管控,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措施落实率达100%,严格管控类耕地措施落实面积1737亩。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全省化肥使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膜回收率三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坚持过程严管。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指导11个重点品种种植养殖户落实质量安全管控指导意见,全年抽检兽药157批次,合格率100%。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全领域全过程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全省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98602户,检查覆盖率100%。  坚持风险严控。推进智慧监管,全省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82%。强化风险监测,开展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监测1348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882份,食源性病例信息监测报告28270例。  坚持联动治理。实施网格化管理,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试点,在全省确定13个试点县。聚焦白酒、陈醋、食用农产品、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实施联合严打,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415起。强化协同治理,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全省食醋生产领域专项整治,市场监管、农业、公安、商务、供销社5部门联合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协同共治效能显著提高。

构建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我省在创新监管方式和提升治理能力的同时,还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力度,有效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持续强化食品安全基础建设,构建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协调处处长杨原表示。  在能力建设方面,着力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深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跟踪评价。提升食品安全专业能力,积极推进基层职业化检查队伍建设,加强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善食品安全事件预警监测、组织指挥、应急保障、信息报告等工作制度,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医疗救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产业发展方面,创建晋中市榆次区、运城市临猗县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同市云州区、运城市万荣县、晋城市高平市3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省累计创建6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8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推进晋中国家农高区、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和“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三大省级战略,加快酿品、肉制品、乳品、果品、饮品、功能食品等十大产业集群建设。认定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作物遗传与分子改良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在共治共建方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公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37期,受理和处理群众食品类投诉举报37525件。广泛汇聚专家智慧,引进14名博士、76名硕士进入省级重点实验室,遴选70名行业专家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库。推进“双安双创”创建,大力推进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开展“回头看”“亮牌”行动。推动太原、运城两市完成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省级初评,指导晋城、晋中两市做好第四批创建,推荐临汾、吕梁两市进入第五批创建名单。

本报记者孟婷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