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642.59亿元,首次突破2.5万亿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675元,继2020年突破5万元、2021年突破6万元后,首次突破7万元。近日,山西省统计局发布的《山西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省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持续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稳中有进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农业生产稳中向好,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 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1464.3万吨,增加43.0万吨,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6%。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其中制造业增长8.7%,带动作用明显。服务业发展总体平稳,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7%。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869公里。电力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年末发电装机容量12079.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6.5%。信息通信网络不断加强,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5.1%,年末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14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470.6万户,增长8.9%。 蓄势发力 转型发展激活新动能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32.3%;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5.5%,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增长36.4%;食品工业增长12.9%。新产品中,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产量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崛起,全年网上零售额8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7%;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4.9%。 深化改革 发展质效获得新提升 在各种超预期因素交织叠加影响下,全省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和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国家及我省助企纾困政策,市场主体数量显著增加。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到397.9万户,比上年增加82.3万户;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03.8万户,增长1倍。 受益于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能源大宗商品价格整体高位运行,工业企业收入、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9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实现利润总额3633.4亿元,增长22.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9.6%,提高0.7个百分点。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0%,农村金融合作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1.5%,均保持快速增长。 着眼民生 多项保障措施齐发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96%,比上年末提高0.54个百分点。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42,比上年缩小0.02。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78元,比上年增长6.4%。从常住地看,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提高2099元、1015元。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在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民生领域的支出达到3762.8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比重接近三分之二,比上年增长18.8%。 持续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打好稳就业扩就业政策组合拳,就业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完成目标任务的102.8%。 全省持续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8μg/m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4.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黄河、海河流域山西段监测的断面中,优良水质(Ⅰ、Ⅱ、Ⅲ类)比例达到87.1%,提高14.8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8%、16.7%。 为民惠民 社会事业焕发新光彩 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年末研究生在校生人数比上年末增加0.6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增加5.5万人。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5026件,增长28.4%。 医疗卫生力量继续加强。年末,共有卫生机构4万个、卫生机构床位22.8万张,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障参保人数增加。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50.5万人、8万人、27万人。社会帮扶持续开展,全年19.5万人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共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2亿元。
山西晚报记者 许晶晶 实习生 王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