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某人才招聘会现场。本报记者王佳摄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的三晋大地,炙热如火。 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张琪,还在找工作,她的内心正如眼下的天气一样,焦灼无比。 目前,正值大学生毕业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何?用人单位能否找到所需人才?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求职者:不将就,更看重岗位稳定性和发展前景
“还没毕业的时候,附近就有一些画室伸出橄榄枝让我去当老师,工资待遇还可以,但我想找个编制内或是国企等稳定一点的工作。” 张琪,今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从去年开始,她就着手备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近她刚参加完某个市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正在等待笔试成绩。 同是今年毕业大学生,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王开告诉记者:“我们宿舍6个人,有3个考上研究生,2个去了国企,其他宿舍没就业的,都是在准备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等各种考试。如果没有稳定一点的工作,大家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再学习,而不是随便签一个公司就业。” 走访中记者发现,经历过3年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后,很多大学生求职者认为单位的稳定性比短期内的薪酬高低更重要。 7月16日,在太原市万柏林区“职引未来·筑梦青春”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招聘会上,刚毕业的求职者李青告诉记者,比起薪资,他更看重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采访中,很多求职者均表示,对于就业,父母并没有给太大压力,反而会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这也使得他们在找工作时,更看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个人工作环境等方面。 找工作,不只是为了谋一个“饭碗”,而要匹配自己的兴趣和向往的生活方式,这是新生代求职者与过去单纯追求“高薪”的求职者的最大不同。
企业:招人难度不小,留住人才更费心费力
中科远航建设有限公司创始人徐强,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里的招聘网站,搜索条件合适的求职者。“看见合适的人,我赶紧让人事专员去联系面试。”徐强说。 “目前业务岗缺口比较大,就是招不来人。”徐强焦急地告诉记者。中科远航公司是徐强在2019年创立的,注册资金5000万元。4年时间,公司已从初创期进入快速扩张期,随之而来的是人员需求的增加。 记者采访发现,造成企业招人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山西北控晋马创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毕彦旭分析:“首先,因待遇等综合因素,太原人才外流的情况比较突出。其次,人们的传统就业观念多是应聘国企或有编制的单位,而这类工作岗位是非常有限的。基于以上两点,在民营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人员需求大的当下,‘招工难’现象更加凸显。” 人之所以难招、才之所以难引,在山西广电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宁看来,相较于其他省份,我省的人才政策力度需要再加大,政策内容要以满足人才最迫切的需求为导向。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其实留住人才比招聘人才更费心。对此,徐强深有体会:“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的人才跳槽率很高,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是培养新员工成本的好几倍。”招进来,留不住,企业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多方合力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就业是事关百姓的重要民生。为做好这项民生工作,我省早谋划、早准备,出台系列就业创业利好政策。 近日,省财政厅提出4个方面20项举措,全力推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各项工作;省人社厅启动实施了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推出十大专项行动;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开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职人员培训班……部分政策措施实现了创新突破和多个首次,多措并举做实做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携手护航“三晋大学生”走稳就业路。 为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省内各高校纷纷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毕彦旭所在的北控晋马公司通过北控创新孵化联盟“京津冀”的优势资源,为创业企业提供了“才财助力”平台,带动了区域内优质人才就业创业发展。 为了助力用人单位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李宁表示,山西广电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会对服务的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对应聘者进行岗位匹配度评价,对高匹配应聘者进行岗前培训,做好求职者和用工单位的中间人工作。 当下,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两难”并存,唯有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王佳
记者手记职业规划先行 求职有的放矢
你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对未来职业有规划吗?很多大学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通常没有明确的答复。 当下,慢就业成为主旋律。我们也能看到,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要面对现阶段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学生对自我、环境和就业形势了解不够,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导致在找工作时没有明确目标和方向。 针对大学生缺乏清晰职业规划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系列措施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性。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8年各高校推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至今已有15个年头,建议学校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将“自选动作”与“必做动作”结合起来,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接受到就业教育。同时,高校还要给学生体验真实社会的机会,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充分用好社团组织优势,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丰富的社会实践等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素养和就业能力。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