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按照全市人社工作“1256”总体思路要求,紧盯就业这一最大民生,全面落实围绕“一个目标”、紧盯“两项指标”、筹办“三项活动”、实施“四项计划”的“1234”稳就业保就业措施,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围绕“一个目标”。聚焦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保全市就业局势稳定”这一目标,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结合,稳定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
紧盯“两项指标”。紧紧围绕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和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两项重点指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政策协同保障,确保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筹办“三项活动”。一是第三届创业成果展示推介会暨首届创业训练营活动。深入实施创业意识(GYB)、创办企业(SYB)等多层次、差别化的创业培训,同步选拔一批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集中通过展板、图片、视频和音像资料展示创业过程,交流创业体会,力争培养一批创业主体、开发一批创业项目、建设一批创业基地、推广一批创业成果、壮大一批创业企业,在全市营造支持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二是基层就业服务项目双向对接大型人才招聘活动。抓住高校毕业生毕业季关键时段,针对市内外企业用工需求,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就业为抓手,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根据高校毕业生自身条件和个性化需求,搭建双方对接交流平台,多方位开展就业指导,提升人岗匹配效率,集中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更大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三是首届重点产业链和新业态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围绕九大产业链条建设和新就业形态发展,以实用技能为基础,举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工作的引领示范作用,搭建技能人才展示精湛技能、切磋技艺平台,吸引全社会广泛关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带动广大劳动者学习技能、掌握技能,切实为全市“3659”发展思路落实落地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实施“四项计划”。一是实施重点产业链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聚焦煤炭分质转化高效利用等九大重点产业链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利用政府补贴资金,支持链主企业开展岗前、在岗和转岗培训,全年开展重点产业链技能培训2.8万人(次)以上,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民办技工学校2个,崇信县公共实训基地年内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实施重点群体及新业态就业促进计划。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全方位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多渠道促进稳定就业,招录1200名项目人员到基层服务,引导400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促进2000名以上求职者到市内企业就业,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新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1500个左右,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大力支持新业态群体创新创业,开展“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技能培训500人。三是实施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计划。加强与重点用工地区联系,建立“双向对接、信息共享、定期回访”机制,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推动一站式、有组织输转,促进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完成劳务输转46万人,创劳务收入120亿元以上。加大劳务品牌培育力度,发挥“静宁果农”“庄浪梯田人”品牌优势,培育打造“一县一品”优质劳务品牌,以品牌促输转、稳岗位、占市场。实施“技能甘肃”和“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开展以工代训、技能研修、新职业培训,建立培训机构“黑名单”制度,加强培训过程、培训资金监管,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各类补贴性培训2.5万人(次)。四是实施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保障计划。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利企惠民政策,常态化举办“周五人才集市”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40场次以上,开展“直播带岗”系列活动50期。精准对接九大产业链重点企业,帮助8000名以上求职人员实现有效对接。依托现有劳务中介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成集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岗前培训、组织输转于一体的平凉市劳务市场。新认定就业见习基地70个,组织100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开展就业见习。
撰稿:刘伟审核:赵锋责任编辑:雷云霞
(来源:平凉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