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一个人不管在事业和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坚持自己不断努力,哪怕跌得再厉害,也要站起来继续前行。这种坚韧和坚持的精神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是这部剧的主题。”
7月17日,由余丁执导、苏晓苑编剧,刘涛、秦海璐、刘宇宁、柴碧云领衔主演的女性成长励志剧《做自己的光》在江苏卫视和优酷同步播出,剧集以时代变化中媒体行业的转型为背景,以三位女主角为主要视角,呈现了当代女性在困境中不畏压力、愈挫愈勇,敢于重塑自我以及用己之力影响行业的故事,并且通过行业语境,积极践行上层提出的“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战略方向,展示了当代传媒人如何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深度融合。 剧集开播至今,热度位居同时段作品前列。上星侧,在开播当日曾以%的收视率登顶CSM65全国卫视剧场收视率冠军,市场份额则高达%;平台侧,截至撰稿,优酷最高站内热度近万,最高灯塔市场为%。 日前,恰值情节走向正酣,导演余丁和编剧苏晓苑分享了剧集的幕后故事和创作方法。据悉,《做自己的光》是余丁和苏晓苑继《星辰大海》后的二度合作,加上他们是成都老乡,彼此有着很高的创作默契。 “故事里的大多数情节都是我经历过的,或者是我作为旁观者看到过的。”
苏晓苑坦言,《做自己的光》与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是共同成长。故事的想法诞生于2005年,彼时,苏晓苑正在成都电视台工作,女主播是周围环境里非常闪耀的存在。 就此,苏晓苑想写一个关于她们的故事,写出她们在职场和生活里的喜怒哀乐。顺着想法,通过观察和自己的投射解读,何欢(刘涛饰)、白杨(秦海璐饰)、赵媛媛(柴碧云饰)三位性格迥异却同样出色的女性成为了作品主角。 而后,随着苏晓苑职业身份和行业的变化,以及长时间的观察积累,她对传媒产业和传媒人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结合周围人更多的精彩故事,打磨十余年,最终有了今天的《做自己的光》。 苏晓苑曾在成都电视台工作二十余载,做过热线员、记者、编辑、策划、导演,跑过一线新闻,也做过招商业务,在剧中赵媛媛所在的广告中心就职近十年。 这期间,她亲身经历过传统媒体过往的辉煌,也面对过社交新媒体带来的强烈冲击,更看到过传统媒体与数字技术有效融合后,走出发展低谷,迎来新的篇章,于新天地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内容为王。 如此丰富的经历,在苏晓苑看来,无论是基于自己对于传媒行业的深厚感情,还是行业本身起伏的社会意义,都值得自己去记录,写成一个故事,讲给所有观众。 当然,仅仅从个人经历中取材并不严谨,鉴于自己已有一段时间不在传媒行业内,为了让剧本尽善尽美,苏晓苑特意回到电视台,对话至今仍站在一线的朋友,甚至重新体验新闻转播现场、邀请前辈担任剧本策划,由此进一步保证了行业刻画的当下性和真实性。 “这部剧就是反映传统媒体人在新旧冲击的夹缝中,如何重新焕发活力、克服挑战、迎接新生。”
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是《做自己的光》的主要情节线索,也是三位女主角的成长的底层成长逻辑。苏晓苑表示,就是想借助这种变革,来呈现她们的困惑、压力、希望、思考和行动。这个过程中,三位女主角展示出的优秀品质和当下职场女性一样。 从该角度看,《做自己的光》以个体映射群体,三个人映射三类人,呈现了当代女性的风采。 苏晓苑亦说到三个人的不同之处。 在她看来,何欢作为资深女主播,知性、优雅、能力出色,从小实习生一路晋升为职场精英,非常优秀。 而可贵的是,她懂得止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问题,然后放下,朝着新方向大步走去。 即便在人生高峰时刻,遭遇家庭和事业的双重打击,也可以快刀斩乱麻,舍弃旧情的同时,毅然决然从底层岗位做起,重新出发。 白杨是骄傲的,骄傲来自于自信,自信则源自于实力,而实力的本质是基于她对事业的热爱。作为主播兼制片人,白杨的责任感和领导力要比其他人更多,并且原则性更强,只是不够圆滑,性格有些棱角,是一位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这么多年,仅有好朋友懂她,知道她柔软的一面。太过刚硬的东西容易被折断,学会柔软,是白杨的成长。 情商极高,又不乏仗义与豪爽的赵媛媛更像是身边最多的年轻女孩,她们生命力强,对于未来有无穷的好奇和希望,而且敢于尝试,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活力和魅力。 演员的二次创作则更加精准地诠释了角色,同时赋予了更多魅力。刘涛和秦海璐这对好友分别饰演何欢和白杨,很有说服力,也能让人从眼神里感受到她们的情谊。另以何欢打蒋俊豪的头为例,原剧本写的是蒋俊豪倒下,后来刘涛建议改成何欢倒下,戏剧张力果然更好。 在过往的女性视角职场剧中,怎样平衡职场和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议题。对此,余丁和苏晓苑同样做了解答。不过在他们认为,《做自己的光》表达的不是平衡,更偏向于,在已经失衡失控的状态里,找回生活的主动权,找到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毕竟,人奋力前行,难免遇到失去重心的时刻,这在所有行业均适用。
针对这一点,剧本初期,主创曾反复讨论过,由于传媒行业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应该如何与观众共情,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真正共情的一定是生活或者工作中所经历的困苦和自己永不放弃的希望。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低谷和灰心丧气的时刻,然而,经过努力打拼后,渡过了这个时刻,这时候获得的兴奋感和幸福感无与伦比。行业不是共情的基准点,付出汗水后获得的喜悦才是。” 此外,为了进一步渲染剧集积极的调性,《做自己的光》亦用了很多喜剧元素,致力于打造出轻快、时尚的风格。 对话的最后,主创还提到,剧集在筹备制作期间曾遭遇过一些困难,先是剧本阶段的瓶颈,这让编剧觉得现实的骨感和理想的丰满之间有很大差距。 不过好在于,丰富的生活能够提供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曾经的同行始终在给苏晓苑提供创作灵感。再是实际拍摄阶段,剧组不仅经历了成都历史上的最高温度和限电情况,而且遇到了这几年最大的余震,还好一切正如剧中人:苦尽甘来。 克服了种种困难,《做自己的光》终于如期拍摄完成,并且成为了国内少有的讲述传媒行业的作品,既拓宽了行业剧的拍摄领域,也让都市剧和女性剧有了新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