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资讯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京津冀“北引擎”动力澎湃
山西日报| 2022-11-06 06:54:32


(资料图片)

大道通衢,长路放歌。从忻州城区南外环,飞跃石岭关,到太原阳兴大道,新建成的太忻大道沿途满目秋色。这条连接太原和忻州的重要通道,不仅强化了两地时间、空间的衔接,更加速了两市的“双向奔赴”。  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站在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近一年时间里,太原忻州两地抢抓机遇积极互动,共谋发展大局。目前,启动区建设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政策体系逐步完善、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各项便民措施稳步推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实现了强势起步、稳步开局。

抢抓机遇,在关键处“落子”

10月23日,走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大盂产业新城环境卫生综合基地,工作人员指着一台已安装好的垃圾运输带说:“垃圾在这里通过人工初步筛选,再通过巨型磁铁剔除金属,把纸张留下压缩成捆再次回收利用。经过化学处理的污水也会再次使用。后期,这里的转运规模能达到每天250吨。”  位于阳曲县北部的大盂产业新城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承南启北”的中枢节点,也是太原市集聚资源先行启动建设的核心区域。通过下好“先手棋”带动“一盘棋”,大盂产业新城可有效填补太忻交界地区“有产无城”的服务空白,带动太原和忻州两市生态、生产、生活的一体化发展。  一子落而满盘活。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把牵引性产业项目作为重中之重,把两地产业新城建设作为重要引擎,推动先进要素集聚、产城联动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关于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统领,太原市明确了“一年见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势、十年成城”的发展目标,形成了一个总体规划、一个启动区建设、一批项目落地、一个管理机构、一套运行机制、一张任务清单的“六个一”具体抓手,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片区建设的“四梁八柱”正在加速构建。忻州市锚定融入京津冀和服务大循环门户枢纽,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先进制造高地、世界级文化休闲旅游康养目的地、有机旱作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标杆地、生态秀美高品质宜居地的发展定位,确保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治理体系等一体化发展格局中迅速开局。  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支撑”理念,建立年度重点工程项目清单,全力推动项目建设。2022年入库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共计682个,总投资97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56亿元,截至9月底,开复工率达到75%。9月5日,举办全省开发区2022年第三次“三个一批”活动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推进会。其中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签约97个项目、开工100个项目、投产53个项目。  今年1月至8月,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基础设施投资159.9亿元,增速高于全省67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7.2%,高于全省29.6个百分点。重点项目方面,太忻大道全线通车,集大原铁路完成投资17.56亿元,滹沱河供水工程、西龙池二期抽水蓄能电站(探洞)项目开工,雄忻高铁于10月1日正式开工,其他各项重点工程均进展顺利。  目前,太原市集全市之力建设大盂产业新城,已完成道路交通、中央绿轴、公共配套、标准化厂房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具备招商项目落地条件。忻州市高质量打造秀容新城,已完成规划阶段任务,建成后将与大盂产业新城形成南北呼应之势。

科技创新,引导产业“聚链成群”

在项目建设基础上,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谋划产业布局,引导产业聚链成群。在打造七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区域内755户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提出重点打造“8+6”产业链条。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产业创新协作耦合,重点打造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新型绿色能源、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等七大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8+6”产业链条,进一步细化延伸出特殊钢、铝镁合金、合成生物、碳基新材料、轨道交通装备、工程起重机、煤机装备、法兰锻造等8条具有发展基础的优势特色产业链,以及大数据、半导体、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可降解塑料、节能环保等6条具有成长潜力的新兴产业链,构建“链主”企业牵引带动、“专精特新”企业集聚配套、产业园区和创新平台有效支撑的产业生态。  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太原片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投资额646亿元,忻州片区“云签约”项目投资额312亿元,重点打造太忻数据流量谷,已有50家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注册。许多“专精特新”企业正在加快集聚,支撑高新技术企业聚链成群,推动创新生态加速形成,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新引擎作用正在凸显。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抓住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点,更需要在高端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上改革创新。”山西清控科创产业园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相新江表示,山西清控科创计划在西山示范区建设“清控国际科创慧谷”项目,将之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标杆、山西省绿色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高端人才富集湾。首期生命科学产业园计划引进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10家、孵化器企业200家。  自启动以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将科技创新作为必答题,全力打造太忻科创共同体和创新策源地。目前,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正在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合作共建集创新联盟、产业基金投资、中试及产业化于一体的国科(山西)新材料创新基地。该项目有望成为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在全国布局的第三家新材料创新基地。

同频共振,打开“一体化”发展格局

10月18日,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太原区、忻州区召开第一次会商视频会议,两市各职能单位分别围绕共同培育“山西杂粮”公共品牌、建立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能耗指标调配机制等事项进行会商。  成立伊始,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就将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今年推出10项便民实事,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建设——  开通“太忻号”城际动车。7月4日首发以来,上座率持续攀升,截至9月底,共运行494列,运送旅客22.4万人次,太原、忻州两市实现动车开行“公交化”。  率先取消异地就医备案。截至9月底,太原、忻州两市共开通省内无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1883家。  加快第三代社会保障卡补换卡,拓展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民生+N”应用服务。7月到9月,共新发和补换第三代社会保障卡17万张。从10月开始,区域内居民将逐步通过社会保障卡领取惠民惠农相关补贴,实现“一卡多用、多卡合一”。  推动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实现交通出行“同城待遇”。年底前将实现阳曲、原平、繁峙、定襄、五台、代县等剩余6个县(市)与全国340个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打造“一卡在手、畅游太忻”文旅新体验。升级推出“太忻文旅年卡”,同步与五台山、文庙等一批A级景区以及文娱场所洽谈签约,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扩大服务范围。  推动跨市域“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率先实现全程网办。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牵引山西中部城市群五市,9月14日起,实现五市异地同策、全程网办。  深化拓展“全代办”服务。全面建立项目前期研判策划、“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审批服务新模式和联动审批机制。  开通以“山西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冠名营业执照办理业务。7月15日两市同步颁发首张以“山西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冠名的营业执照,企业融入京津冀、对接雄安新区有了新名片。  协同推进两市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互认采信。将太原市已发布的14项地方标准和忻州市已发布的31项地方标准共性领域,实现互认。建立标准化协同机制,对两市后续共性地方标准互认采信。  开展“法律服务进太忻”活动。组建太忻高端法律服务团,开展太忻法律需求问卷调查,召开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  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大大增强了太忻两地之间的黏合度,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一体化”的意义。

本报记者曹婷婷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